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2 10:24:1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廖鹤松 王桂林
在涟源的广袤田野上,曾经被视为“生态包袱”的秸秆,如今正经历着一场华丽蜕变。通过构建全链条利用体系、创新种养循环模式,这座湘中小城不仅破解了秸秆焚烧的污染难题,更蹚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的新路子。
金石样本:合作社里的秸秆“变身记”
初秋时节,走进涟源市金石镇晟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青贮饲料的酸香扑鼻而来。这个存栏400头湘中黑牛的养殖场,每年要“吃掉”5000吨秸秆,而这些曾经被农户就地焚烧的废弃物,如今成了香饽饽。
(捡拾打捆机正给农作物秸秆打捆作业)
规范收储织密“一张网”。合作社构建起“养殖合作社+种植大户+散户”的收集网络,与周边6个村的农户约定“差别化作业”:种植大户高位收割保收成,养殖端超低位收割尽收秸秆,让秸秆利用率飙升至98%。2024年,该合作社累计收购水稻秸秆1600余吨、玉米秸秆600余吨,还有150余吨油菜秆、花生苗等“边角料”。1500平方米的专用仓库里,青贮、黄贮、精饲料分区码放,通风防潮设施让秸秆保质期延长至6个月,1000吨的存储量足够满足半年需求。
多元转化激活“产业链”。投资60余万元、年秸秆处理能力达1.2万吨的智能化生产线忙碌不停,粉碎机、混料拌合机等设备将秸秆变身优质饲料。经过“清洁化处理+科学配比+微生物发酵”工艺,饲料清洁度超98%,粗蛋白含量提升5%,让黑牛采食量增加10%,养殖周期缩短近1个月。更巧妙的是,700立方米的干粪棚里,牛粪与秸秆末按8:2比例发酵,2024年产出1500余吨有机肥,免费供农户使用,减少化肥用量100余吨,形成“秸秆—饲料—养殖—粪污—有机肥—农作物”的生态闭环。
创新运营念活“生意经”。合作社采取“自用+外销”模式,2024年共加工生产饲料5000吨,其中3650吨饲料自用,1350吨外销,秸秆饲料使用量占比超85%。针对3—6月秸秆短缺期,与安徽企业合作建立“本地为主、外地补充”机制,让饲料成本比纯外购降低30%。本地秸秆加工成本仅450元/吨,远低于外省调运的680—780元/吨,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农户主动参与进来。
涟源答卷:全域联动的“五化”利用实践
金石镇的探索,是涟源市秸秆综合利用的缩影。2024年,该市粮食播种面积105.6万亩,主要农作物秸秆总量55.6万吨,可收集量41.7万吨,实际综合利用38.36万吨,占比91.8%,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作物秸秆收集后准备销售)
高位推动构建“制度框”。该市建立“市级统筹、乡镇落实、村社联动”三级网格,压实“市包乡、乡包村、村包户”责任链,推动工作从“被动禁烧”转向“主动利用”。通过全面核查资源底数,因地制宜制定“一乡一策”“一村一策”方案,106家机械化收割服务组织、253台收割机(含33台离田打捆机)形成强大支撑,水稻机械化收割率达92.5%。
分类施策打通“转化道”。围绕“五化”利用精准发力:在水稻主产区,早稻秸秆推行快速腐熟还田,中晚稻秸秆主攻饲料化;玉米主产区推广青黄贮技术;肉牛养殖区则将秸秆制成饲料和垫料。2024年,肥料化利用24.3万吨(占比63.07%)、饲料化12.2万吨(31.8%)、基料化1.85万吨(4.82%),构建起多元转化格局。
主体培育做强“主力军”。全市建成16个收储网点,培育3家有机肥企业,年产能8万吨,可消化秸秆3.6万吨。以天华牧业为龙头的21家“湘中黑牛”规模养殖主体,年出栏13.5万头,年消纳秸秆约33万吨。“种植户+养殖户+有机肥企业”的订单模式,让秸秆在循环中不断增值。
政策激励注入“强心剂”。累计投入1100万元项目资金,重点补贴收储运建设、农机购置等环节,激发社会资本与农民参与热情,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好态势。
未来规划:绘就循环发展新蓝图
站在新起点,涟源市正擘画秸秆综合利用的更优图景。2025—2027年,该市将重点推进三大工程:
织密收储网络。计划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区域性收储中心6个、1000平方米村级收储网点20个,探索“分散收集、集中转运、定点储存”模式,大幅降低收储运成本。
壮大经营主体。培育18家专业化收储运服务主体,完善3家有机肥生产企业,通过典型引路带动更多力量参与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
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培训与示范引导,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的应用能力,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秸秆综合利用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绿色发展格局。
从田间地头的“废弃物”到产业发展的“新资源”,涟源市用创新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只要找对路径,就能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