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生态日湖南活动现场发布全省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成果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10:31:14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铸 邓敏

8月19日,2025年全国生态日湖南活动在岳阳举行。活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省自然资源厅在会上发布了湖南省2023年度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成果,经核算,2023年度全省自然生态系统植被碳汇总量为7778万吨二氧化碳。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工作,厅直属单位湖南省第二测绘院具体实施,依托全省自然资源“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通过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应用推广,在碳汇监测与成果应用方面探索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实践路径。

一是推进标准建设,构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印发《湖南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等文件,将碳汇监测纳入重点任务;立项省级地方行业标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技术规程》;发布全国首个包含碳汇权益指标核算的自然资源资产整体评估技术指南。

二是凝聚技术力量,打造省级高层次科创平台。成立湖南省第二测绘院牵头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形成了由武汉大学龚健雅院士团队领衔的碳汇监测专家组,全程参与指导湖南省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政策机制研究。

三是攻坚前沿技术,激发科研创新核心动能。结合南方丘陵区特点,研建本地化碳汇核算模型;依托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智慧大脑”,构建碳汇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碳汇监测方面完成科研课题2项、在研科研课题4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省级奖项2项,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十余篇。

四是创新技术路径,推动典型生态功能区碳汇监测试点示范。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调查”立体化技术路线,先后在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资兴市、南山国家公园和环洞庭湖等典型区域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持续推进资兴市“句芒号”碳卫星应用示范;监测评估洞庭湖山水工程项目区修复前后的碳汇成效。

五是深化成果应用,实现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转化。2024年首发林地碳汇权证及林业碳券,授信2000万元。成功交易全国首批包含碳汇权益的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项目,截至今年6月,两批试点共7个项目实现成功交易,资产总值26.83亿元,其中碳汇权益交易额突破8139万元。

下一步,将持续完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深化核心技术攻关,推进长株潭绿心区野外观测站和标准化样地建设,探索“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开发模式,健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全省及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更多创新实践和示范经验。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印奕帆

三审:田从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