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单位”巡礼⑨衡阳水文中心:雁城水文蓝,映照文明光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09:55:15

通讯员 阳琳 祝平军

2025年,湖南省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以下简称衡阳水文中心)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这份国字号荣誉,是衡阳水文人数年来在江河安澜守护、民生服务一线深耕文明沃土的最佳见证。

▲水质取样。

在这里,文明化作风雨无阻的精准测报与防汛逆行的身影,融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细致检测,更跃动于街头巷尾那抹温暖的水文蓝志愿服务里。衡阳水文人用日复一日的担当,让文明力量在奔流的湘江中闪耀。

锤炼内功:文明素养与硬核本领的双提升

走进衡阳水文中心,一种蓬勃进取的活力扑面而来。整洁的院落绿意盎然,宣传栏和文化墙生动讲述着水文人的故事和文明风尚。

该中心通过持续加大投入,显著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食堂、阅览室、活动室、职工公寓等设施全面优化,营造出如家般温暖舒适的环境。同时,该中心着力升级水文测站设施,提升现代化监测能力。另外,衡阳水文中心还通过开展全民阅读进机关、理论微宣讲、主题摄影展、线上知识竞赛等丰富活动,文明理念从宣传栏走入实践,转化为干部职工乐于参与、自觉践行的生动日常。

▲水文职工在耒阳培训基地开展外业培训。

作为湘江的忠实哨兵,过硬的业务能力是立身之本。衡阳水文中心深知这一点,人才培养始终是重中之重。在耒阳的业务培训基地,常常能看到年轻的技术员们,或顶着烈日,或冒着风雨,一丝不苟地进行外业操作演练。

“‘五个一人才培养计划和各种促学活动,为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快速成长的阶梯。一位刚结束培训的青年骨干说。与此同时,思想的引领从未放松。通过持续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精准测报、守护好一江碧水,就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直接的行动。这种思想淬炼与业务精进的双轮驱动,锻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队伍。近年来,该中心水文监测资料优秀率稳定在90%以上,水情预报合格率高达95%,在多次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赢得了广泛信赖。

守护安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文明担当

文明创建的意义,最终要落脚于服务社会的温度与实效。衡阳水文人的工作,一头连着江河湖库,一头系着万家灯火。

▲志愿活动。

在防汛抗洪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无畏的逆行者。每当暴雨倾盆、洪水肆虐,人们向安全地带转移时,水文人却向着最危险的水域挺进,架设仪器、抢测洪峰,只为第一时间将精准的水情信息传回指挥部,为抢险救灾赢得宝贵时间。在水资源保护领域,他们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从单一的水质监测者,拓展为服务社会、支撑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综合性力量。为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他们的足迹遍布衡阳市各个乡镇村落,认真检测每一处水源水质,确保群众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放心水

这份守护的担当,也延伸到了服务城市发展和社会公益的更广阔天地。衡阳水文中心积极响应衡阳市八城同创的号召,全体职工均注册了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有他们值守的身影;在义务植树的现场,有他们挥洒的汗水;在无偿献血的车上,有他们奉献的热血;在社区服务的角落,有他们温暖的关怀。文明交通劝导、网络文明传播、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助学助老、关爱福利院儿童……一抹抹水文蓝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之光,成为雁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全国文明单位的金字招牌,是对衡阳水文中心过往奋斗的崇高致敬,更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全新起点。守护江河安澜,服务百姓民生,播撒文明火种——衡阳水文人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深知,如同那日夜奔流不息的湘江水,文明创建之路,永远向前,永无止境。这份水文蓝所映照的文明之光,必将在雁城大地上持续闪耀,温暖人心。

责编:唐曦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