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09:51:14
在长沙三湘南湖大市场,一把使用了15年的旧锁,曾让无数人记住了“李文锁城”的名字。当维修师傅打开锁体,发现这竟是自家品牌的产品时,在场的人无不感慨:“能经受15年时光考验,这锁的品质没得说!”而让这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锁具品牌焕发新活力,带领企业从“坐店等客”走向“线上远销”,从家族式管理迈向现代化运营的,正是这位1986年出生的民企新生代,李文锁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第二代领航人李华。他用年轻人的闯劲与老品牌的匠心,为深耕锁具行业近30年的李文锁城,拧动了走向未来的“新密码”。
湖南李文锁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华
从“后勤岗”起步,解锁成长的“基层密码”
“想要管好大企业,得先摸清每一颗螺丝钉的重量。”这是李华刚进公司时,父亲李文对他说的第一句话。2006年,20岁的李华正式加入李文锁城北京分公司。彼时的他,没有因为“少帅”身份坐进办公室,而是扎进了最基础的岗位:做后勤时,他跟着员工一起搬货、整理仓库,把上千种锁具的型号、规格记在笔记本上,连货架间距都反复测算,只为提高取货效率;做出纳时,他每天抱着账本核对到深夜,哪怕一分钱的出入都要追查到底。“父亲说,账本是企业的‘锁芯’,错一点都可能出大问题”。
最让李华难忘的,是一次跟着维修师傅上门服务。那是北京寒冬的清晨,一位老人的门锁冻住了,他和师傅扛着工具箱走了两公里路,手指冻得通红仍坚持调试。“师傅一边修一边说,‘小李啊,咱们修的不只是锁,是人家的安全感’。”这句话,李华记了很多年。
在基层轮岗的三年里,李华把后勤、出纳、招商、售后等岗位走了个遍。有次招商会,他负责接待加盟商,从产品介绍到政策解读,再到后续服务对接,全程亲力亲为。一位岳阳加盟商回忆:“当时以为他是普通员工,后来才知道是老板的儿子,没一点架子,连我们担心的库存问题都帮着想办法。”这段“接地气”的经历,不仅让李华摸清了锁具行业的“门道”,更让他读懂了父亲常挂在嘴边的“100-1=0”的服务理念——100次服务做好了,只要有1次失误,在顾客心里就是零分。“以前觉得这句话是口号,直到自己帮顾客修了三次锁,才明白‘放心’两个字,比什么都重要。”李华说。
最初的李华,也有“依赖感”。遇到棘手的加盟商纠纷,他会第一时间给父亲打电话;面对市场变化,他习惯听老员工的经验之谈。但一次“危机”让他彻底转变——2017年,北京分公司因物流延误导致部分加盟店断货,加盟商纷纷投诉。李华连夜赶往物流站协调,凌晨三点把货送到加盟店,又挨个进行道歉。“那时候才明白,父亲的‘放权’不是放任,是让我学会自己扛事。”从“跟着走”到“自己闯”,从“依赖长辈”到“独当一面”,基层的历练像一把精准的钥匙,为李华打开了企业经营的大门,也让他从“少帅”成长为能扛事的“接班人”。
破“家族局”改革,解锁治理的“现代密码”
“家族企业不是‘家族人的企业’,是‘为家族守好的企业’,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2018年,李华在公司股东会上说出这句话时,会议室里一片沉默。
彼时的李文锁城,核心岗位多由家族成员担任。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一言堂”、“人情岗”的问题逐渐凸显:有加盟商反映政策执行不统一,有员工抱怨晋升通道不透明。李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这么下去,老品牌会被拖慢脚步。”他主动找父亲深谈。父亲李文——这位从安乡街头最基层闯出来的企业家,沉默良久后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当年闯市场靠的是敢拼,现在守市场靠的是懂行,你想改,我支持你”。
得到父亲的支持,李华牵头启动了一场“破冰”改革:首先推行股东注册制,引入外部专业股东和职业经理人,明确股权架构——父亲李文作为企业的创始人,持有相当比例的股份,这一份额既体现了他对企业的奠基之功,也保障了他在企业重大决策中的话语权;其余股份则合理分配给核心高管和战略投资者,而李华自已仅持有少量股份。这一举措充分展现了他的格局和决心,他不追求个人股权的最大化,而是将重心放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上;其次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决策者只管战略方向,具体业务由市场、研发、售后等部门各司其职,还制定了清晰的绩效考核制度,“干得好不好,用数据来说话,不看关系看能力”。
改革初期,不少家族长辈不理解:“咱们自己家的企业,为啥要让外人来管?”李华没急着反驳,而是带着他们去参观同行的现代化企业,又拿出改革后的业绩数据——实行新制度半年,加盟商投诉率下降40%,员工积极性明显提高。
打破家族壁垒后,李华又推动企业“走出去”。2022年,他力主将公司总部从长沙迁到广东中山小榄——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在这里成立智能锁制造工厂,完成“研发-生产-销售-售后”全产业链布局。“以前我们靠贴牌生产,现在有了自己的工厂,能把品质抓得更紧。”如今,李文锁城自主研发的“李文”系列智能锁,已拿下50多项专利,还荣获“2022年度智能锁十大品牌”。
在李华看来,家族企业的“锁”,不是把人“锁”在里面,而是把匠心“锁”在品牌里。“父亲常说,‘做锁要讲良心,做人要讲诚信’,改革不是丢了老传统,是用新方法把老传统传得更远”。
跟“互联网”赛跑,解锁市场的“流量密码”
“传统行业不‘触网’,就像锁没了钥匙,再结实也打不开市场的门。”2022年下半年,李华提出要做抖音直播时,公司里反对的声音不小。
“咱们卖锁几十年,顾客都是上门挑,直播谁看啊?”“智能锁技术复杂,线上说不清楚,售后出问题怎么办?”面对质疑,李华没有退缩。他带着团队去杭州、广州考察直播行业,白天泡在直播间学习流程,晚上开会研究选品、脚本,甚至自己上阵试播。
第一次直播那天,李华比主播还紧张。“开播前五分钟,我手心全是汗,怕没人下单。”结果开播两小时,2号链接的智能锁就卖了50多台,还有新疆、云南的顾客留言咨询。“那一刻我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如今,李文锁城的直播间每天从早8点播到晚12点,主播们不仅演示锁具功能,还会现场拆解锁芯讲解安全性,更承诺“5公里内30分钟上门安装”。为了让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李华还牵头研发了OTS管理软件和LBS地图定位技术——顾客线上下单后,系统能自动匹配就近门店,师傅接单、上门、售后全流程可追溯。“以前我们的客户主要在中西部,现在通过直播,全国都有顾客找我们买锁,线上销量占比已经超过35%”。
除了直播,李华还把“数据”当成新的“钥匙”。作为全国首家将开锁与卖场结合的企业,李文锁城把客户需求、产品销量、售后问题等分类整理成六大数据库,通过分析数据调整研发方向——比如发现老年客户更关注“简单操作”,就推出大按键、语音提示的智能锁;看到南方客户抱怨“梅雨天气锁芯易生锈”,就研发防水防锈锁体。
“互联网不是‘一阵风’,是企业的‘新基建’。”李华说,去年有位武汉的顾客通过抖音下单,安装后反馈“指纹识别不够灵敏”,他立刻安排研发团队排查,发现是软件漏洞后,不仅免费为所有购买该款锁的顾客升级系统,还主动赔偿误工费。“有顾客说‘你们比年轻人还懂服务’,其实我们只是把老品牌的‘诚信’,搬到了线上”。
用“责任心”扛事,解锁担当的“温度密码”
在李文锁城的荣誉墙上,有一块“芙蓉区红旗党支部”的牌匾格外醒目。2007年公司成立党支部时,李华还是个刚懂事的少年;如今作为党支部成员,他常说:“企业越大,责任越大,既要锁得住安全,也要扛得起担当”。
这份担当,首先体现在对员工的关怀上。早在2007年,李文锁城就开始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2014年员工参保率达到80%以上,现在更是实现“全员参保”。在中山工厂工作的王师傅,老家在河南农村,他说:“公司不仅给买保险,还帮我们申请公租房,孩子上学也能就近入学,在这里干活心里踏实”。
对消费者,李华更是把“100-1=0”的服务理念做到极致。有次,长沙一位老太太的锁用了15年坏了,维修师傅上门后发现,这竟是李文锁城的老款锁。“师傅不仅免费修好了锁,还帮老人检查了家里的安全隐患,老太太拉着师傅的手说‘你们的锁好,人更好’。”这个故事,李华常用来教育员工:“咱们卖的不只是锁,是让顾客放心的安全感。”
面对市场上的仿冒侵权行为,李华绝不手软。2022年,一家国内著名公司仿冒李文锁城的锁具产品,他立刻安排法务团队取证起诉,最终胜诉获赔16万元。“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守住品牌的信誉,不让消费者买到假货。”现在,公司有专门的法务团队负责知识产权保护,已累计处理侵权案件20多起。
更难得的是,李华还把技术“共享”给社会。作为防爆支队定点技术支持单位,李文锁城会定期为警方、银行工作人员培训开锁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有次银行金库的锁出了问题,我们的师傅连夜赶到,两小时就解决了,后来银行送来锦旗,说‘你们是安全的守护者’”。
在安乡商会潘会长眼里,李华是“锁具行业的先锋”;在用户旷野看来,李文锁城的锁具“已广泛遍布华夏大地”;而在李华心里,这些认可都是“沉甸甸的责任”。“父亲的目标是把李文锁城做成‘百年老店’,我的目标是让它不仅活得久,还活得好,能为更多人创造价值”。
向“百年梦”前行,解锁未来的“发展密码”
“二十年前,李文锁城在五金锁具连锁领域做到了中国领先;二十年后,我们要向世界领先冲刺!”在2018年李文锁城全国加盟年会上,李华的这句话,让台下600多位加盟商掌声雷动。
如今的李文锁城,已从安乡的小五金店,成长为年销售额可观的行业佼佼者。拥有8家省级分公司、1家智能工厂、800多家加盟店的连锁品牌,还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特许经营连锁企业100强”、“湖南省著名商标”等称号。但李华没有停下脚步,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未来五年规划:研发投入增加50%,推出20款新品;加盟店突破2000家,覆盖长三角、珠三角;打造全国统一的物流中心,实现“当日下单、次日到货”;力争年纯利润达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为上市铺路。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急于上市?”李华笑着说,“父亲常说‘做锁要慢工出细活,做企业也一样’,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基础打牢,让品牌经得起时间考验。”目前,李文锁城已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总股本规模显著扩大,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充充足资本。
在李文的五楼办公室,彼此之间侃侃而谈,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桌上的智能锁样品上,李华拿起一把锁,轻轻按下指纹,“咔嗒”一声,锁开了。“你看,好锁不仅能锁住安全,还能打开未来。”他的眼神里,有年轻人的朝气,更有老品牌的坚守——就像李文锁城的每一把锁,既藏着岁月的匠心,也闪着未来的光芒。
(文良安)
责编:彭可心
一审:彭可心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