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对师徒,一台大戏!看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如何演绎“德技”传承交响曲!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8-21 09:16:48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1日讯(通讯员 王悠)晨光漫进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房的走廊时,血管外科诊室里,熊国祚正把一叠写满批注的手术笔记递给徒弟汤晗:“这几页是静脉造影的关键细节,你比对病例再看看。”笔记本发黄的纹路里,藏着无数个深夜的灯光、无影灯下的专注,更藏着医者代代相传的魂——正如今年“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节日主题,在这所医院的师徒之间,正化作看得见的行动,摸得着的温暖。

配合今年中国医师节主题,医院从医师节表彰的十大新技术中,精心挑选出八对师徒组合。通过“技术硬实力+师徒软情感”的立体展示,既呈现医疗技术的创新突破,也传递医者精神的代际传承。

指尖的功夫,是岁月磨出的光

前几天早上,我们跟着师徒们匆匆的脚步,换上手术室的装备,踏入了手术室。在介入导管室里,普外科主任欧阳德亮和李海槟师徒正在开展下腔静脉造影加球囊扩张术。两人的指尖在DSA影像上同步移动,从血管造影的精准定位到球囊扩张的毫厘把控,欧阳德亮用丰富的经验为徒儿的下一步操作筑起安全网。在术后的病房查房,李海槟说:“这台手术每一个细致的动作都藏着师父深厚的功底,也有我们手术服背后紧张的汗渍,而看到这些被治愈的患者,让我们更有信心去学习、去成长、去突破。”

刚要离开时,碰到骨科和血管外科主任张志强边打电话边进手术室,听说熊国祚副院长正要来做手术,我们立马跟进,熊国祚是全省有名的血管外科专家,也是集束化血栓手术的开创者,他的手术精准细致,一气呵成。于是,我们抓拍到一张熊国祚和张志强正在对患者实施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的照片。

在骨科PRP治疗区,张志强和徒弟汤晗正在操作自体血离心过程。汤晗边操作边解释:“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术通过血浆提取,用自己的血,修自己的伤,对运动损伤、慢性关节疼痛等的治疗非常有优势。”师徒俩正在调配血浆时的认真劲儿,让我们感悟到:医者要传承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信仰。

新技术里,藏着对人的牵挂

骨科病房的模型前,龙啸宇在给徒弟廖军比画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就像给老家具换零件,得懂它的‘脾气’。”他们从纸笔勾勒到数字屏推演,工具换了几代,师徒俩趴在桌上琢磨的劲头没变。好的技术,不是砍掉坏苹果,而是修补好整棵树,廖军眼里的光,和当年龙啸宇学习时一样亮,“技术再新,也得把患者的病痛放在心上。”

真正的好手术就是要让患者少受罪、早康复。这种理念也体现泌尿外科徐兵和刘永辉师徒的技术里,他们开展的可弯曲负压鞘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负压鞘在徐兵手中灵活旋转,将输尿管软镜下的肾盂内2厘米的结石击碎成粉末。操作时,徐兵总提醒徒弟:“慢半拍,再慢半拍。”当结石被顺利取出,他们开心地说:“你看,医学进步的速度,还是比结石生长的时间要快。”

最让人感动的是麻醉科罗康和戴艳园师徒的吗啡泵鞘内置入术。师徒默契配合,从定位穿刺到泵体植入仅用25分钟。看到术后患者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戴艳园有种小小的成就感,她说:“师父经常提醒我们,我们掌握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如何让患者有尊严地面对疼痛。”

老带新,带的是手艺,更是心

“给患者查体时,先搓热手再碰皮肤。”这是神经外科从医三十余年的文洪明医生经常跟年轻医生念叨的话。这句看似无关技术的叮嘱,藏着医者最朴素的善意。隔壁手术室,欧阳德亮又接着下一台手术,欧阳德亮和徒弟曾鑫正在着手腹腔镜下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传统开放手术需要20厘米切口,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他们在新的腹腔镜设备下,仅用3个0.5厘米的小孔就能完成病灶的修补,真正实现“微创中的微创”。手术中,欧阳德亮给曾鑫示范腹腔镜操作时,总提醒“切口位置避开患者系腰带的地方”,方便患者日常生活。

“安静比喧嚣更难”,这句话可能只有在病房真实体验,你才会真切感受。神经内科团队在汪剑英主任带领下,李斌和刘军师徒正在开展睡眠监测技术各项准备工作,李斌告诉我们:现代人由于压力大,容易引发各种睡眠障碍,他们新开展的睡眠监测技术通过追踪睡眠阶段的呼吸、心率等数据,发现失眠或呼吸暂停等问题,预防慢性疾病风险。

在血液净化中心,唐思艾和刘雅雯刚分析完动态血糖监测患者的病例。唐思艾告诉我们,他们开展的血糖监测新技术,有助于患者发现隐匿性的高低血糖,减少指尖采血,提升糖尿病管理精准度与便捷性。唐思艾看着刘雅雯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时,特意强调“给老人讲解要像说家常,拉近与老人的距离”。

这些手术和治疗瞬间,描绘出“德”与“勤”的全貌:老专家俯身传授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年轻医者接过的不仅是手术刀,更是守护健康的责任。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每位医务工作者,他们每一次在““技上的精进和坚守,最终都将化为老百姓脸上的安心笑容,让“健康中国”的蓝图,在无数双温暖而坚定的手中,一步步变为现实,为健康中国注入温暖而持久的动力。

责编:王思贤

一审:王思贤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