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1 09:08:2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1日讯(通讯员 张琼芳 张羿)8月19日上午,株洲地区首例国产龙晶®PR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以下简称“龙晶®PR晶体”)植入近视矫正手术由爱尔眼科集团副总院长、湘赣区总院长林丁教授与株洲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李琳共同完成。此次手术是株洲爱尔在区域眼科医疗服务与技术应用上的积极探索,为近视患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矫正方案的选择。同时,李琳获授“龙晶® PR Expert专家”称号,株洲爱尔眼科医院被授予“龙晶®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授权应用机构”。
“首例龙晶”植入患者与株洲爱尔眼科医院院长李琳合照
李琳被授予“龙晶® PR Expert专家”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获授“龙晶®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授权应用机构”
李琳院长介绍,龙晶®PR晶体具备1.5折射率、6.0mm光学区,其纤薄的非球面双凹面型设计使晶状体后表面较为平坦,周边拱高更开阔,且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这些特性有助于满足浅前房患者、对夜视力有要求及需精细用眼患者的需求。
龙晶®PR晶体“薄 大 精 稳”四个特性助力视力矫正
1.体积纤薄,减轻眼内负担
龙晶®PR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采用Balacrylic™材料,折射率为1.50。在提升光学区直径的前提下,晶体体积同比降低约10%。该晶体结合眼前节生理结构进行面型设计,后表面更为平坦,周边拱高更开阔。这一设计减轻了前房负担,为眼内留出更多空间,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大光学区,降低眩光干扰
该晶体在全规格(光焦度)下,光学区直径均为6.00mm。充足的光学区直径和合理的像差控制,可降低术后眩光、光晕等主观视觉不适的发生几率。相关临床试验表明,术后眩光发生率有所降低,患者夜间出行时受光影干扰的情况减少,视觉清晰度得到提升。
型号精细,实现个性化匹配
由于人眼睫状沟直径存在个体差异,精细的尺寸划分更有利于匹配不同人眼形态,提高拱高的可预测性。龙晶®PR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尺寸设计精细,以0.3mm为间隔,提供10种不同型号,为临床提供了更个性化、精准化的选择,提升了手术的适配度。
拱高稳定,保障长期效果
长期观察发现,龙晶®PR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术后拱高下降量较小。既往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逐年下降的情况较为常见,拱高下降可能增加人工晶状体与天然晶状体接触的风险,以及导致残余屈光度增加。而龙晶®PR晶体受益于Balacrylic™材料的力学稳定性,在压缩状态下支撑性良好,拱高下降量低,可维持远期拱高稳定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晶体术后中央拱高、周边拱高变化量更小,残余屈光度更稳定,且术后周边拱高、前房深度更开阔,在中央拱高合理的情况下,周边拱高更为安全。
多项临床试验为龙晶®PR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持。结果显示,术后超过75%的患者评价无任何视觉干扰,术后眩光发生概率显著降低。这些数据表明该晶体在提升视觉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适用人群广泛,满足多元需求
龙晶®PR晶体适用于以下人群:
中高度近视患者:矫正范围覆盖近视度数325-1800°,为中高度近视人群提供了矫正方案。
追求高视觉质量者:6.0mm大光学区结合非球面零球差设计,可减少术后眩光、光晕,提升夜间视觉清晰度,满足对视觉质量有较高要求的患者。
追求长期稳定性者:Balacrylic™材料力学性能优异,术后拱高变化小,屈光度稳定,降低了人工晶体与天然晶状体接触风险,适合注重长期视觉效果稳定的患者。
有特殊眼部条件者:提供10种型号(0.3mm间隔)及0.25D精细度数分阶,尤其适合前房空间有限或对尺寸敏感的患者,满足更广泛的个性化设计需求。
株洲爱尔眼科医院持续关注前沿眼科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从激光近视手术到ICL晶体植入,再到如今的龙晶®PR技术,在屈光矫正领域始终积极探索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将以此次突破为契机,继续深化龙晶®PR、全光塑等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一步完善个性化诊疗方案,优化服务流程,探索更高效、舒适的近视矫正方式,为患者提供更温暖、优质的眼健康服务。
(科普内容及数据来源: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尔眼科医院集团)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