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博士团下乡,π队破圈!校地联动激活文明实践新引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0 09:07: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邬雅琳 李容容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今年以来,湘潭市创新启动“我爱湘潭我的家·校地‘π队’行动”青年文明实践活动,组织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6所本地高校与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精准结对共建,成功汇聚了114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和11支专业博士服务团的力量,在理论宣讲、产业帮扶、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基层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该行动的核心在于推动高校的智力、文化和人力资源精准下沉基层。高校博士服务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如湘潭大学“豆久天常”博士团对接湘潭县花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湖南农业大学茶学博士团服务湘乡市毛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湘莲、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智力支持,实现高校资源向基层持续输送,有效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

为确保服务精准有效,“π队”行动创新推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对接模式。各高校团队扎根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相结合,围绕理论普及、文化传承、科普教育、关爱帮扶等重点,精心打造了一批接地气、聚人气的特色项目。湖南科技大学“青禾启航”团队在雨湖区和平街道吉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出“以夏日为航,扬非遗之韵”系列活动,通过大运河历史讲解、漆扇绘制、油纸伞制作等互动体验,生动传播传统文化;湘潭大学团队在湘潭县谭家山镇紫竹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实施“巾帼耀紫竹,老幼共春风”托管服务,将儿童托管与老人照料巧妙结合,探索出文明实践的代际共融新路径;湖南农业大学则开设“田间课堂”,组织师生深入一线传授农业技术、解读惠农政策,有力推动了文明实践与乡村发展的互促共进。

随着“π队”行动的深入开展,其成效日益凸显,源头活水效应显著。群众参与热情持续高涨,文明实践活动的“含金量”吸引了更多居民踊跃加入。例如,岳塘区宝塔街道云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通知在社区网格群发布后,100个名额在短短2小时内即被抢完。据统计,结对帮扶后各实践站活动月均参与人次实现了近3倍的增长。基层治理效能也得到有效提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许多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自发成立了环境整治小组等组织,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同时,群众满意度切实增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活动的扎实开展,既解决了群众的实际需求,也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校地“π队”行动的成功实践,通过精准结对、创新服务和深化协同,有效夯实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根基,有力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活力,为拓展文明实践新局、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新路径。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