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伊婷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20 08:39:36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伊婷
8月19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精彩举行,湖南省代表队选送的两个器乐节目《渔村夕照》和《光韵流年》顺利完成演出,以鲜明的湖湘文化特色和真挚动人的艺术表达,赢得广泛好评。
大筒奏响湖湘情
一曲《渔村夕照》在大筒的琴弦上缓缓流淌,旋律时而豪迈奔放,时而婉转悠扬,仿佛将观众带入渔舟唱晚、水天一色的湘江暮色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湘画卷徐徐展开。
演奏者李朋奇,已是第五次登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但这一次,他带来的不再是熟悉的二胡,而是从未涉足的大筒——湖南花鼓戏的主奏乐器。
李朋奇是长沙市中医康复医院的一名推拿师。三岁时,他的视力开始急剧下降,不久便双目失明。九岁那年,他因仰慕盲人音乐家阿炳,开始自学二胡。2011年,他拜师著名二胡演奏家蔡霞,勤学苦练,技艺日益精进。多年来,他屡获全国赛事奖项,并于2022年成功举办“光在弦上”个人二胡独奏音乐会。
已是多次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老将”,李朋奇深知舞台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对湖湘文化的深情诠释。为让作品更具地域特色,此次汇演他毅然决定挑战从未演奏过的大筒。“大筒最有湖南味,我想用它来表达对家乡最真挚的情感。”李朋奇说。
然而,大筒与二胡在指法、运弓、音色控制上均有显著差异,加之《渔村夕照》改编自大型交响声乐套曲《潇湘八景》,又融入了《阳雀调》等传统花鼓戏元素,技术难度极高。由于无法视谱,他只能靠耳朵一遍遍听录音,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啃”,再请老师反复纠正。
白天在医院工作,晚上回家坚持练习,手指磨破、指法混淆、节奏不准……种种困难没有让他退缩。“我是湖南人,从小听着花鼓戏长大,这份乡音早已刻在心里,我相信自己能拉出那份味道。”
最终,他将这首充满湖湘韵味的作品完美呈现,赢得观众热烈掌声。
中阮拨动追光梦
另一位登上舞台的湖南选手雷韵涵,以一曲中阮独奏《光韵流年》打动了在场观众。作品由《世界赠予我的》与《追光》两首歌曲改编而成,“光”象征希望与梦想,“流年”寓意在时光中执着前行,整首乐曲在传统民乐的韵味中流淌着青春的追光之旅。
今年19岁的雷韵涵自幼患有弱视,但对音乐始终怀有炽热的热爱。2021年,她考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主修中阮。尽管自幼学习钢琴,已有扎实的音乐基础,但转学中阮这一弹拨乐器时,她仍面临巨大挑战——指法生疏、力度难控,十根手指在琴弦上反复磨砺,最终磨出了厚厚的茧,也磨出了扎实的功底。
由于无法阅读乐谱,为确保演奏的准确与完整,雷韵涵采用“老师口授、录音跟练”的方式刻苦准备:每节课上,她认真聆听老师逐句念谱、讲解指法,并将全过程录音;回家后,她一遍遍回放录音,反复模仿练习,逐段纠错打磨。每天坚持练习6到7小时,从不懈怠。最终出色完成表演。
近年来,雷韵涵已在湖南省“洞庭杯”民族器乐大赛、“敦煌杯”中国弹拨乐比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谈及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的感受,她难掩激动:“能站在这个舞台上,把我想表达的音乐传递出去,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开心。音乐让我收获了成就感,也让我更加自信。”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残障朋友:“艺术没有界限,只要热爱,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责编:黄伊婷
一审:黄伊婷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