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9 21:31:53
文 | 陈邵桂
谭思聪为了救国救民,追随毛泽东走中国革命道路,牺牲在革命征途上。谭家后裔几代人弘扬烈士精神传承美好家风。
谭思聪在1926年就读茶陵县汇文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聚集工农骨干创建茶陵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陈列的资料如是介绍茶陵游击队的战术:“敌人来的多,我们就在茅里坐;敌人来的少,我们就跟他搞;敌人走远了,我们就打土豪。”《湖湘红色基因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编的《茶陵县革命斗争史:1921-1949》一书介绍:茶陵游击队后来发展为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
《茶陵县革命斗争史:1921-1949》一书记载:1927年1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以后,谭思聪随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并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928年2月,谭震林从茶陵县委书记岗位调离,毛泽东派谭思聪担任茶陵县委书记。茶陵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1926年成立中共茶陵支部,1927年11月成立中共茶陵县委。第一任县委书记为陈韶。第二任县委书记为谭震林。谭思聪是第三任县委书记,任职时间为1928年2月至4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陈列的《中共茶陵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览表(1926年—1937年)》,在县委书记谭思聪的备注栏特别注明“毛泽东委派”。
1930年8月,中共湘东特委在江西萍乡建立,谭思聪先后担任特委委员、常委。2021年7月15日,《人民日报》系列专栏《党史中的萍乡故事(二十九):湘东独立师》介绍:1930年9月中旬,毛泽东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名义要求袁德生、谭思聪、张启龙集中部分地方武装编组成半地方性的主力红军。湘东独立师随后在萍乡建立,谭思聪是创建人之一并任独立师政委。《茶陵县革命斗争史:1921-1949》一书记载:毛泽东当年评价谭思聪“是个将才”。
谭思聪在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若干重大事件。1932年1月,谭思聪在江西永新钱市街战斗中英勇牺牲,唯一的儿子谭物生年仅1岁。为了纪念谭思聪,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将茶陵县第四区更名为思聪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茶陵县人民政府将谭思聪出生地虎溪乡更名为思聪乡。
在茶陵县烈士陵园可以瞻仰谭思聪烈士墓和纪念碑。中共茶陵县委、县人民政府为谭思聪烈士撰写的碑文如下:
谭思聪,1908年茶陵县虎溪今思聪乡塘坳村人[ 碑文开篇这一句话为原文。],出身贫农,是湘赣边界杰出的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他于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组建茶陵游击队,1928年春担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10月在湘赣边界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边界特委委员,次年5月选为特委常委,1931年2月被选为赣西南特委委员,曾任中共江西省莲花县委农工部长,湘东特委委员。9月任湘东独立师政委。1931年6月任湘赣独立一师政委。1932年1月3日,在江西永新钱市街战斗中身先士卒壮烈牺牲,年仅24岁。他的光辉业绩永载革命史册。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陈列了介绍革命烈士谭思聪生平事迹的文字和图片,并特别强调谭思聪的革命生涯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谭思聪参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若干重大事件,并做出了重要贡献。曾与谭思聪共同参加革命斗争的茶陵籍老革命开国中将谭家述,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时期的茶陵》一文中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毛泽东还对我提到谭思聪”。
解放以后,谭家第二代谭物生成长为国家干部。1968年,谭家作为革命烈士家庭,除了谭物生继续留在茶陵县城工作外,举家从县城迁往思聪乡老家农村生产生活。后来,谭物生从茶陵县工业局副局长任上退休。第三代虽然后来参加工作从农村出来,但无一人从政也无一人经商,除了一人在湖南工业大学工作外,其他兄弟姐妹都在茶陵县企业工作。其中在企业工作的两兄弟即使四十来岁下岗自谋职业,也从未向党和政府提出任何要求。在湖南工业大学工作的谭思聪孙女告诉笔者:茶陵县第二任县委书记解放以后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谭震林曾经来过茶陵县,问及谭物生有什么困难没有?谭物生回答没有困难。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提出要求:“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谭家是革命家庭、红色家庭,几代人以自己的行动继承和弘扬了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
谨以此文向建立新中国献身的革命烈士及其后裔表示深深的敬意!
(本文原载《湘东文化》2025年第1期)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