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水口山铅锌矿生态修复获评省优秀案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9 18:50:3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9日讯(通讯员 罗亚辉)8月15日,湖南省第三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发布暨“8・15”全国生态日生态保护修复科普宣传活动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举行,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铅锌矿生态修复项目荣膺优秀案例,成为生产型矿山生态转型的标杆。

有着129年开采历史的水口山铅锌矿,曾因历史条件限制和传统采矿方式,面临诸多严峻的生态问题。近年来,水口山有色践行“两山”理念,系统构建“理念革新—制度保障—技术升级—产业融合”全链条修复模式,通过“预防 + 修复”双轮驱动,实现从“污染重地”到“绿色标杆”的华丽转身。

老鸦巢硫精矿库治理前后

强化组织、制度、技术保障。成立生态保护修复领导小组,制定《矿山生态修复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设立专项基金专户,累计提取4844.26万元用于生态治理;创新采用充填采矿法、全封闭运输系统、再生水利用等技术,实现尾砂零排放和废水零排放,同时运用遥感、无人机等智能手段监控矿区环境,筑牢生态防线。

废石堆治理前后

深度融合矿业文化保护与生态修复。探索“矿山 + 科普 + 休闲”多元业态,结合铅锌矿冶遗址保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工业遗产活化与红色旅游发展。如今,昔日的四大塌陷区群、采空沉陷区生机盎然,100余公顷土地重披绿装,康家溪、曾家溪水质清澈,形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的“水口山样本”,为全国生产型矿山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水口山地区鸟瞰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