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9 18:19:2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9日讯(通讯员 王星 李良杰)近日,娄底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团队历经近10小时鏖战,成功将一颗从患者子宫蔓延至右心房的肿瘤完整“拆弹”,创造了娄底市医疗史上的新纪录。8月8日,患者谢大姐康复出院。
体检警报:子宫肌瘤长出“触手”
“它本该在盆腔,却一路攻城略地,直抵心脏。”
“我身体一向很好,就是最近大小便不太顺畅……哪能想到肿瘤都爬到心脏了!”57岁的谢大姐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体检,竟拉响了生命的警报。
近日,谢大姐在妇科B超检查中被发现患有子宫肌瘤。于是,她来到娄底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检查,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气——肿瘤并未乖乖待在盆腔,而是像一条疯狂生长的藤蔓,一路“攻城略地”,最终在右心房“安营扎寨”!
“我从医32年,只在文献中见过类似病例,临床还是头一回见。”妇产生殖中心学科二病区(妇科)主任、主任医师邱奕感慨道,“这就像一株植物从地下钻出,穿过土壤、地表,最终长进了屋顶——匪夷所思,却又真实发生。”
全院聚智:多学科会诊谋“破局”
“不做手术,病人活不了;做手术,风险极高。”——生死抉择,迫在眉睫。
面对这颗罕见且凶险的“爬心”肿瘤,娄底市中心医院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机制。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吉军牵头,召集妇科、心胸大血管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放射科、呼吸内科、输血管理科等10余个科室专家联合会诊。
会诊室内,争论激烈:“全球文献记载此类病例不足300例,手术难度极高,稍有不慎,人财两空!”“但若不手术,肿瘤迟早脱落,引发猝死,毫无生还可能!”讨论背后,是前所未有的压力。
“死亡走廊”步步惊心:“爬心”肿瘤的侵袭路径密布下腔静脉、肾脏等“生命管线”,任何一处损伤都会带来灾难性后果。下腔静脉作为人体最大的静脉,一旦术中破裂,几分钟内即可因大出血死亡;心脏段操作更是险象环生,若瘤体在心脏内断裂,脱落的栓子将瞬间阻塞肺动脉,导致猝死。
“这是一场不能出错的‘拆弹行动’。”杨吉军语气坚定,“技术我们有,只要评估可行,医院统筹医疗资源,全力保障患者安全。”一句话,为团队注入强大信心。
为确保万无一失,救治团队反复推演手术流程,模拟“瘤体断裂”“大出血”等极端场景,并制定应急预案。同时,联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有此类手术经验的专家,借鉴手术细节、难点、要点等关键技术,最终敲定了一套“分段剥离、全程护航、精准取出”的手术方案。
手术鏖战:团队接力精准“拆弹”
“每一步,都像在刀尖上行走。”
7月25日上午9时,手术室无影灯亮起,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式开始。在手术麻醉部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卫平的保驾护航下,泌尿外科二病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副主任医师龙晓丹率先上台,为双侧输尿管置管。这一看似简单的操作,实则是为“雷区”中的重要器官穿上“防弹衣”,避免术中误伤,保障术后肾功能。随后,妇产生殖中心学科二病区(妇科)主任、主任医师邱奕接力上台,凭借丰富的经验,为患者切除了被肿瘤侵犯的子宫深静脉和膀胱静脉丛,精准斩断肿瘤“源头”,最大限度降低复发风险。
因肿瘤沿胸腔深处的大血管腔内生长,紧接着,普外科二病区(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邓崇文,副主任医师廖喜望接棒,在腹膜后的大血管内剥离肿瘤“藤蔓”。由于肿瘤在右心房的部分直径较大,无法从下腔静脉取出,只能为从心腔取出创造条件,因此每一步操作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最惊险的收尾,由心胸大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尹晓清教授团队完成。当胸腔打开,体外循环机启动,患者的心脏缓缓停跳,手术室陷入一片寂静。剪开右心房的瞬间,所有人屏住呼吸——一枚长约4厘米的肿物赫然在目,如一条“寄生根”般深深嵌入下腔静脉。
“动作要稳、准、轻,就像从一根注满水的软管里抽出一根细线,不能破、不能断。”尹晓清手持器械,沿瘤体与血管壁的微小间隙缓缓剥离。时间仿佛凝固,每一秒的流逝都牵动着生死,每一毫米的推进都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随着一声轻响,肿瘤被完整取出——从子宫原发灶到下腔静脉段,再到心脏内的瘤体,整条“侵袭链”被彻底清除。
18时30分,随着体外循环停止,患者的自主心跳恢复,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重新变得有力而平稳。
历时9小时30分钟,手术成功了!
医患同心:双向奔赴终获“重生”
“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拼尽全力。”
8月7日,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心胸大血管外科病房里,谢大姐脸上洋溢着笑容。
“入院以来,大家对我格外关注。医生、护士都非常负责、细心,让我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从确诊时的恐惧,到手术前的坚定,是医生护士的专业和关怀给了我信心。”她说,“我知道,他们不会放弃我。”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也是支撑救治团队勇闯“医学禁区”的最大动力。
术后病理证实,谢大姐体内切除的肿瘤未见恶性成分,这意味着复发风险显著降低——这场以性命相托的罕见“拆弹”战,迎来了最理想的结果。
手术的成功,是一次“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的生动实践,它填补了娄底市中心医院在复杂静脉内肿瘤综合诊治领域的空白,标志着该院在处理疑难危重症方面迈上新台阶。
如今,谢大姐胸腹间那道长长的手术疤痕,成为生命的“勋章”——它记录着肿瘤从盆腔到心脏的“越狱”轨迹,也见证了医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与勇气。而谢大姐稳步行走的身影,正是对“生命至上”四个字最温暖、最动人的诠释。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