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的“好大夫”——记“衡阳好医生”、祁东县第三人民医院曹敏

    2025-08-19 16:12:36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9日讯(通讯员 何晓晓 周名丽 王思缘)曹敏,生于80年代初,本科学历,共产党员,1999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祁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直奋斗在临床一线,默默无闻地为广大病友服务。

在业务上,曹敏精益求精,仁心仁术;在医德上,他体贴入微,尽善尽美;在思想上,他保持着高尚情操,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24年来,他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工作理念,及时准确为病人作出诊断治疗,耐心细致观察病情,为患者解除病痛,不乱开检查,不乱开药。对于一些疑难病人回家后,还多次打电话回访病情。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还随时接听病人的电话,耐心细致地解答他们的询问,碰到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还经常上门回访,嘘寒问暖。曹敏曾多次参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有需要,随时奔赴工作岗位。曹敏被衡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衡阳好医生”光荣称号。

2005—2006年,受祁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委托,曹敏在湘雅附二医院儿科,进修学习1年多。回来后,他将学习到的新知识跟科内同事互相交流,共同促进,提升了科内业务水平及社会声誉,得到了广大病友的认可。

曹敏印象深刻的是,2020年冬天的一个深夜,熟悉的科内电话响起,科内接诊了一个祁阳市潘市镇的一个急性哮喘发作4岁小女孩。该患儿父母在外务工,由爷爷奶奶带来医院。在家发病后,家人未引起重视,来院时已经出现明显呼吸急促,烦躁不安,不能入睡,科室值班需要上级医师协助处理。曹敏接到电话后,冒着凛冽的寒风,赶到科室,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后,给予患儿输液输氧及雾化处理。他一直待在科室,看到患儿病情逐渐缓解,才松口气。直到凌晨4点,待患儿病情稳定后,曹敏才放心离开回家休息。患儿家属看在眼里,连声道谢。曹敏却说,作为一个医生,能够用自己的技术,挽救病人的生命,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在生命面前,以生命赴使命,一点点辛苦不算什么。

2021年春天的一天上午,曹敏上了夜班,早上交完班后准备下班吃早餐,科内一个求诊病人在测血压过程中,突发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科内医师马上呼救。曹敏听到呼救后,马上穿上脱掉的白大褂,立即组织科内大抢救,给予患者心肺复苏,电除颤及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等抢救措施。在抢救过程中,曹敏不但要组织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还要安慰患者家属不稳定的情绪。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病人抢救成功。待患者病情稳定,转去上级医院后,曹敏才离开 。

曹敏经常跟科内医生说,作为一个医生,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要有良好的业务技能、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任何时刻都要珍惜每一条生命。2022年12月,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来临。曹敏所在科室每天都要接诊大量发热感染病人,科内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剧增,并陆续感染病毒出现发热咳嗽及肢体乏力,有些体质较差的同事出现肺部感染较重,需住院治疗。作为科室负责人,在科内医务人员紧缺,加之自己感染新冠病毒未愈的情况下,曹敏坚持顶在发热门诊一线,为广大患者减轻病痛及疏导心理上的恐惧,全力支持医院的防疫抗疫工作,努力践行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与称赞,深得同事和领导好评。

作为一名临床工作者,曹敏不仅要在医院接诊病人,还要对一些求诊不便的病人开展上门服务。2023年2月,曹敏接诊的一个老年五保户病人,年龄70多岁,患有慢性胃炎、肺气肿、高血压病、青光眼等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家住在很偏僻的乡村,整个院子里只有三户人家常住,由于有青光眼,双眼近乎失明,生活不便,只能跟自己80多岁哥哥生活在一起。由于交通不便,加上老年人又无通信工具,每次来医院求诊,都要独自缓慢步行2公里路,走到主公路后,由熟人帮忙叫车来医院求诊,但求诊后,回家又缺乏交通工具。曹敏在接诊这个病人后,考虑患者困难情况,他抽空骑车送老人回家,并留下电话号码,交代病人如无特殊情况,需要求医用药的话,可托人电话联系,他可上门服务,以减少患者求医的困难。近半年来,他一直上门为该患者服务,减轻了这个患者的诸多不便。

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个人成长与业务创新必须与时俱进。在本职岗位上,曹敏始终坚持刻苦钻研精神。他每天除了要接诊大量病人外,还不断地翻阅大量的相关书籍,结合临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还在网上学习专业知识,开阔眼界。他不懈追求,一旦遇到疑难病情,及时跟同事讨论,向上级医院医生请教,力求心中有数,手里有技,治病有方,在护佑群众生命健康、乡村振兴道上不断积蓄力量。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