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她,我可能失去子宫了”——患者致电12345,为这位医生实名点赞

    2025-08-19 12:02:09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9日讯(记者 王璐)如果不是她,我可能早就失去子宫了……”

不久前,湘潭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接到这样一通特殊的来电。来电人张女士怀着激动与感激,向接线员表达了对湘潭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主任医师刘丹的由衷谢意。她希望热线能将这份感谢,转达给医院和相关主管部门。

这是一位患者漫长治疗的里程碑式胜利,也是一次普通人对好医生的最真诚致敬。

多家医院建议“切除子宫”,她却保住了

张女士今年47岁,多年前便饱受痛经困扰,后因严重的子宫腺肌病出现持续贫血,甚至一度面临手术切除子宫的建议。2018年,她在湘潭市妇幼保健院门诊找到刘丹医生就诊。

刘丹医生接诊患者

子宫大得像怀孕三个月。刘丹回忆,张女士的子宫增大明显,月经量过多导致她严重贫血,在当年普遍治疗方案里,属于典型的子宫切除指征。但她表达得很清楚,就是想保留子宫。

面对患者经济条件一般、心理负担又重的情况,刘丹决定采取药物干预治疗。她没有使用常规的高价注射药,而是为张女士设计了一套更为实用而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案:一款每月治疗价格不到100元的米非司酮口服药物,配合后期宫腔安放的孕激素环曼月乐

米非司酮属于人工流产类药物,用在这种长期治疗中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全程严密随访。刘丹说,为了随时掌握张女士的治疗反应,她留下了微信,通过线上方式长期指导她的每一次调整、每一次复查。

如今,治疗进入第7年,张女士的子宫不再增大,痛经和贫血均已缓解,第二个曼月乐也已顺利更换。再过年,她将自然绝经,彻底摆脱疾病困扰

一个医生的坚持,换来一个患者的尊严

我是一个女人,我知道失去子宫意味着什么。张女士在热线中动情地说。

作为一名女性医生,刘丹深知,子宫对于女性而言,不仅是一个器官,更承载着情感、心理乃至尊严的意义。她表示:对于这种慢性妇科病患者来说,治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解与陪伴。

得知张女士通过12345热线表达感谢,刘丹深受感动:“这份认可让我感受到医生这份职业的意义,也让我更有力量继续前行。”

刘丹医生指导患者进行盆腔康复治疗

这份责任,不只是在诊室里看一次病,更意味着对患者长期健康的守望与陪伴。为此,刘丹积极参与患者的后续管理,她所在的医护团队建立了4个专病微信群,为近千名女性慢病患者提供在线随访、用药指导和情绪支持,让服务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在刘丹看来,真正的治愈从来不止于一次处方,而是一次次对患者选择的回应与守候。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