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丨一心只求做良医 为患者为苍生——记郴州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谢阶飞

谭洁   郴州日报   2025-08-19 11:35:26

郴州市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谢阶飞,尽管从医仅15年,却已是呼吸慢病领域的技术中坚。

正值壮年的他,半头银发。科室同仁及住院患者都知道,这是他操劳过度所致:每日早出晚归,马不停蹄,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月均手术量近百台,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常常挤满办公室。“印象中,爸爸从未陪我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或节假日。”儿子谢梓洋袒露心声,“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他的病人。”

“谢医生,您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只有您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地守护我们的健康。”熟识谢阶飞的患者在每次结束问诊或出院道别时,总是不忘叮嘱。其实,谢阶飞一直深感庆幸,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正是内心所爱,“因此,在劳累的背后,也藏着快乐。”多年来,无论是看门诊还是做手术到深夜,他总能翌日清晨准时出现在医院,带领团队查房复盘。“只有穿上白大褂,走进病房、贴近患者,了解他们的病情变化,我才能感受到双脚落地的踏实。”

这些年,谢阶飞添加了近两千名患者的微信,逢年过节总能收到许多问候。更有年长的患者家属亲手包了饺子、粽子,专程来到科室找他,亲眼看着他吃上几口,才心满意足地离开。这些质朴的关怀,使谢阶飞对医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对生命、痛苦、希望和人性的思考也愈发深邃。

在谢阶飞看来,勇于技术创新是医生的济世之本。“同时,任何技术创新都需要落脚于解决临床实际困难,方能彰显其生生不息的价值。”他从未停下学习和探索的脚步。

郴州矿产资源丰富,矿企众多,是尘肺病的高发区。患者因肺部肿胀长泡,常出现咳嗽、咳痰、胸部隐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种无法根治的疾病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看到很多病人辗转于长沙、广州等大城市求医问药,谢阶飞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让患者不出郴州也能享受到先进、优质的医疗服务,2024年,谢阶飞大胆尝试并探索省内外大医院先进技术。他从气球中获得灵感,通过反复查阅文献资料、科室讨论验证及体外操作实验,最终成功在临床推进实施了一针穿刺肺大泡减融术。“这项技术对治疗尘肺病患者肺部的气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病人术中无任何痛感,术后恢复良好。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成功实施了7台手术。”

几年前,他创新性地运用体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在不增加仪器设备投入和患者经济负担的前提下,打破了操作场所的限制,为行动不便、体位无法变换的特殊肺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这是一次理念的创新,让‘医生跑’代替‘患者跑’,使得原本只能在CT室等特定场所进行的手术,现在在患者的病床旁即可操作,极大降低了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98岁高龄的夏爷爷正是这项技术推广的受益者之一。去年10月,当女儿将他带到谢阶飞面前时,“他已经处于呼吸衰竭恶病质终末期,随时可能因呼吸衰竭走向生命的终点。”

面对直径近10厘米的肿块、98岁超高龄、气管插管、肾功能不全等棘手状况,很多人劝谢阶飞规避风险,不要浪费医疗资源。然而,在谢阶飞心中,只要家属不放弃,每一个生命都值得争取。“我始终坚信,医学里没有绝对的手术禁区。”

最终,谢阶飞团队迎难而上,对夏爷爷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最佳治疗方案,并通过实施体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术,减轻了老人治疗期间的痛苦。

“是您的精湛技术和医者仁心,让我多喊了一年半的‘爸爸’啊!”今年7月初,100岁的夏爷爷离世,其女儿对前来吊唁的谢医生感激不已。

​7月29日,谢阶飞团队成功开展了慢阻肺病热蒸汽减融术,这是国内领先的新型治疗技术,具备微创、治疗精准且术后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能够极大改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标志着慢阻肺病呼吸介入手术的里程碑式的进步。

谢阶飞带领科室于2020年通过PCCM呼吸专科建设项目,经过5年的不断探索,终于成功掌握了该项技术。

生命,在于一呼一吸地跃动。随着呼吸疾病年轻化趋势,科室常年处于满负荷状态,年均门诊患者4万人、住院患者4000人。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谢阶飞早已习以为常,只要能治愈患者,推广前沿新技术,他就会感到无比欣慰,“内心充满成就感。”

“当无私地奉献成为一种习惯,爱的光芒开始闪耀,为患者、为苍生,爱之所在,泽福四方,化为永恒。”或许这句被他视为职业信仰的话语,正是他“求做良医,悬壶济世”精神的最好写照。

刚入行2年的年轻医师李彭说,无论是医术的精湛、理论的深厚、创新的执着,还是对患者的耐心细致,谢阶飞都是他心中的“标杆”。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