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9 10:26:30
文 | 李小燕
清晨六点的天元区,巷口的早点摊刚冒起热气,陈医生的白大褂已沾着露水。他停在老旧居民楼前,仰头看了眼三楼那扇亮着灯的窗——那是独居的张奶奶每天等他的信号。“今天血压稳了没?”他笑着进门,手里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像家人般自然地接过老人递来的茶杯。
他的工作包里,听诊器磨得发亮,病历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字迹,页脚还粘着孩子们画的小红花。他的脚步比导航更熟悉每一条小巷,哪家有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哪家孩子到了打疫苗的时间,都装在他心里。
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晃,王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室外,蹲下来给哭闹的小朋友贴了个卡通创可贴。“不怕哦,阿姨给你听听小火车有没有在肚子里唱歌。”她的声音柔得像春风,家长们说,孩子见了她,比见了幼儿园老师还亲。诊室的墙上,挂满了居民送的锦旗,“医者仁心”四个字在阳光下格外暖。
傍晚时分,暴雨突至。刘医生裹着雨衣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小区赶,那里有位产妇刚出院,需要产后访视。楼道里的灯忽明忽暗,他扶着扶手慢慢上楼,背后的药箱里,装着退烧药、血压计,还有给新生儿准备的小毛毯。门开的瞬间,产妇丈夫眼里的焦急变成了安心:“这么大雨,真没想到您还来。”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笑着说:“放心,说好的事不能改。”
这些身影,没有手术台的聚光灯,没有惊天动地的奇迹,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把健康的温度传到了千家万户。他们是天元区的家庭医生,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掌心传递温暖。
当夜幕降临,社区的灯光次第亮起,他们的工作还没结束。电话那头的咨询,微信里的用药提醒,都是牵挂的延续。
如果健康有形状,那一定是他们走过的街巷轮廓;如果守护有温度,那一定是掌心传来的暖。致敬每一位扎根基层的家庭医生,你们是天元区最亮的微光。中国医师节,愿这份温暖,被时光温柔以待。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