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 2025-08-19 09:30: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熊婷
千年湘莲,因匠新生。在“中国湘莲之乡”湘潭县花石镇,曾经作为西汉朝廷贡品的莲子,正通过新时代“湘莲技工”的双手焕发惊人能量,从“皇家专享”走向“全民共享”。
在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依托47家规模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湘潭县湘莲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培育打造“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通过全链条培训与科技赋能,带动产业年产值突破220亿元,惠及3万从业者。
全链条培训催生产业蝶变
“我是花石人,我为家乡产品代言!”在湘潭县花石镇罗汉村的万亩荷花基地,90后技工“莲小哥”直播带货引来万人围观。参加“湘莲技工”电商培训后,他的团队不断创下销售佳绩,不仅仅是莲子、莲蓬、荷花,还有花石豆腐、红薯干等家乡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销往广东、上海、福建等全国各地,甚至远销至日本、新加坡、美国等。
这正是协会打造“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的缩影。在人社部门的指导下,协会采用“师傅带徒+专项培训”模式,通过“湘莲种植”“湘莲加工”“直播电商”等专项培训,培育了一批懂种植、精加工、会营销的全产业链人才,系统提升了从业者在种植管理、品质把控、电商运营全流程专业技能。
湖南潭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正准备入驻花石湘莲产业园,公司董事长康兰感慨:“技工技能提升后,我们才敢于扩大生产规模。”
湘莲加工车间内,技术工熟练地操作机械作业。 (陈力羽 摄)
科技匠心守护千年贡品
花石湘莲产业园(一期)是湘潭县重点发展项目,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子项目,目前企业主体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湖南良源、莲冠湘莲等6家企业已入驻,将推动湘莲产业集群化发展。这里是培育“湘莲技工”的温床,更是推进湘莲品质提升的引擎。
在协会的引导下,园区开展了单株提纯复壮湘莲基地建设,引进“寸三莲”单株提纯复壮种植技术对湘莲种植户进行培训,并纳入湘莲技工标准化培训课程,通过培训后全面提高了湘莲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扎根产业园的湖南良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该技术推广后的受益者。“我们从数万株莲子中精选抗病母本,让‘寸三莲’品质更优。”董事长胡培源介绍,通过专项培训,公司实现“寸三莲”年产量1.1万吨,产值达2.2亿元,技术升级每年新增效益超亿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生态效益。在标准化莲田里,种植技工王师傅指着莲鱼共生区说:“采用生态种养模式后,农药化肥用量降了四成,每亩反增收三成!”这种莲油轮作、莲鱼共生的绿色模式,有效治理了面源污染,莲田化身生态湿地。
百亿产业惠及三万莲乡人
在湘莲加工车间,技术工们正熟练地进行着各项操作。传统的湘莲产业多以作坊式加工为主,生产效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在“湘莲技工”特色劳务品牌的带动下,协会年培训1000余人,培训后实现就业900余人,就业率达85%以上,为湘莲产业发展提供种植、生产、销售、产品研发、设备调试等全链条人才支撑。目前全县湘莲产业链从业者超3万人,人年均收入达5万元。
“这群懂种植、精加工、会营销的全产业链人才为推动湘莲产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生产转型提供了支撑,有效提升了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湘潭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县的湘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集聚企业100家(含省级龙头5家)、合作社200家,斩获“国家地理标志”“湖南名品”等荣誉,品牌价值评估达65.16亿元。
从实验室到产业园,从莲田到世界各地,“湘莲技工”就是湘莲走出去的金钥匙。随着投资3.77亿元的产业园全面投产,“湘莲技工”这支融汇古法匠心与现代科技的新时代工匠队伍,正为莲乡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邓玉娇
一审:邓玉娇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湘潭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