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提问迸发灵感,宝妈将大自然“戴”在身上

田甜   三湘都市报   2025-08-18 22:05:55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卿懿 张孟雪

湖南浏阳,36岁的宝妈任伟珍用一双巧手,将大自然的馈赠——龙眼核、松果、橡果等变成精美的手工发簪和耳环,不仅让“自然之美”真正可触可感,还寄寓了不同植物的美好祝福。而这样的创意,来源于孩子带着奇思妙想的一个提问。

8月18日,任伟珍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带给她创业的巧思

今年3月,任伟珍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剥龙眼吃,孩子拿着一颗龙眼核,对着任伟珍的耳朵边比画边问,“妈妈,这个珠子像不像圆圆的耳环。”听到孩子的话,任伟珍既诧异又欣喜,“孩子们的脑袋里真的有很多奇思妙想,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把孩子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真实。”

曾经是早教老师的任伟珍,用孩子们吃剩下的龙眼核做材料,借朋友店里的电钻,开始了第一次尝试。“那会儿还没买打孔的工具,龙眼核很小,电钻特别重,打孔时心里直打鼓,弄坏了好几颗果核才成功。”

原本会被丢弃的果核,经过处理摇身一变成为可装饰的饰品,任伟珍觉得很是有趣,孩子们也觉得很神奇,直夸“妈妈真厉害”。于是,任伟珍开始了更多尝试,松果、橡果等都成了她的创作材料,成为耳环或发簪上的装饰,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朋友们看到后纷纷称奇,主动询问“怎么卖”。几番抉择,今年5月,任伟珍决定开始售卖自己的手工制品。

尽管做早教老师时有一定的手工基础,但在制作不同的发簪和耳环时,任伟珍还是需要逐渐探索,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制作一件植物饰品,要经过采集、清洗、消毒、晾晒、打孔、上胶、搭配等多道工序。任伟珍介绍,“大部分植物果实只要不沾水、不上潮,偶尔晾晒,能保存3至5年。”

制作之外,任伟珍为不同的植物制品寄寓了美好祝福:松果祈愿吉祥长寿,鸡血藤招财纳福,“最受欢迎的是五福山楂盒,有福禄寿喜财的寓意。”

“爱美”的同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孩子能够有“龙眼核像耳环”的想法,与任伟珍注重亲近自然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任伟珍每周都会带孩子去山间探险露营,或是回乡下去爷爷和姥姥的菜园劳作。与他们一起收集松果、榛子等各种果实,有的会被做成植物画,有的用来做手工发簪和耳环。

任伟珍做早教老师时,有一次,课堂上讲到蔬菜,她提问道, “你们知道辣椒长在哪里吗?”不少孩子回答“长在超市里”。因此,任伟珍意识到,很多孩子缺少对自然环境的接触与互动。之后,任伟珍便开始建议家长们多带孩子进行自然教育与生活实践,引导孩子们了解自然,建立更全面的自然观,掌握更多的生活常识。她自己也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努力贯彻落实这一点,并有了不错的效果。

孩子们在她的教育下,更加亲近自然,更愿意去观察和探索自然。“他会在幼儿园里,谈论很多让老师都诧异的话题,例如蝉幼虫感染真菌后,会长成金蝉花。这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任伟珍分享道。

谈及未来,任伟珍表示,“希望能把大自然的美,传递给更多人。”在她看来,自己手中的饰品,也是连接人与自然的纽带,提醒人们“爱美”的同时,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责编:田甜

一审:田甜

二审:黄娟

三审:丁兴威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