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产教融合“新引擎”!教育部“智慧康养学习工场”首期师资培训圆满结业

  大众卫生报   2025-08-18 16:42:47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8日讯(记者 严德赢 许婉真 实习生 胡佳钰)8月2日,首个获批的教育部“智慧康养学习工场”项目首期师资培训在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圆满结业。

“智慧康养学习工场”项目首期师资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由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智慧康养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主办,历时五天,汇聚8所院校骨干教师与康养行业领军企业导师,聚焦“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旨在培养“双能型”师资,破解智慧康养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把产业的需求转化为教案,把技术的革新融入课堂,把学生的成长锚定未来。”启动仪式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黄志军强调,学院将全力开放各类优质资源平台,为参训教师后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提供强大后盾。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副院长黄志军发言     本次培训汇聚的顶配导师阵容,本身就是一场产教深度融合的生动示范。课程框架由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冯辉教授、张静平教授领衔设计,湘雅康复、普亲养老等行业一线专家则带来前沿实战经验。

为增强培训效果,本次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壁垒,深度融合“护理”“康复”与“智慧化技术”,还专门设置了讨论环节,通过《健康评估》等核心课程实施性大纲的深度研讨,让参训教师亲身投入到护理方向与康复方向专业核心课程的分组汇报与修订中。

参训教师积极参与讨论环节

周行医工(湖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康养教学平台”成为本次培训的“神经中枢”。参训教师们体验并学习如何利用该平台进行数智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跟踪及高效教学管理,让数智化工具从概念落地为每位教师可驾驭的“教学利器”,打通了理论通向产业实践的“最后一公里”。

课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平台操作演练、康养场景解决方案设计等环节,确保每位参训者都能动手实践,掌握真本领。其间,院校教师与企业导师混合编组、共同研讨,致力设计出“病房即课堂、案例即教材”的沉浸式、项目化课程。

院校专家与企业导师商讨课程内容

总结会议上,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副院长李现红提出,“智慧康养的终极目标,是让技术赋能照护,让教育温暖生命,本次培训是智慧康养人才培养的起点,将持续为教师发展提供土壤。”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副院长李现红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24份课程优化方案、6项微专业建设共识、1套“实验班”人才培养与质量控制方案、1套人文素养系列课程、1个数智平台实施方案、1套学生遴选综合测评机制、1套“需求共研-课程共建-资源共用-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等。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教育部智慧康养学习工场项目首批双能型师资队伍初步成型将为探索智慧康养产教融合新路径、加速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注入强劲动能,支撑健康中国建设。

责编:洪学智

一审:洪学智 实习编辑:李开欣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