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 激发“两大引擎”动能,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打造湖南铁道样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16:14:47

文 | 刘志成 莫坚 谭传武 贺静波

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是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而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正是内涵建设的核心引擎。其中专业是职业院校对接产业需求的桥梁,其设置与发展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能否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在于专业是否与产业同频共振。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则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基于此,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自 2000 年升格以来,始终将专业与教师作为内涵建设的两大引擎,不断推动两者迭代升级。

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两个引擎”与 “两个主体”“两个服务”紧密相连。“两个主体” 即学校与企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专业建设需要学校结合企业需求进行规划与调整,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校企协同培养,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持,为教学提供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教师深入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开发,教师通过团队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产品服务难题,形成校企双向互动且共享共赢模式。“两个引擎”的运转离不开“两个主体”的深度合作。而“两个服务”,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是职业院校的使命所在。专业建设通过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两个引擎”在“两个主体”的作用下激发动能,共同支撑“两个服务”目标的实现。正是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下,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内涵建设在四个阶段的迭代升级、跨越发展,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一、示范建设期(2006-2009):专-需求响应,师-校企协作培育

学校出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旨在建成集高等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产业 “四位一体”,规模适度的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方案明确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重点服务领域,着力打造 “三高” 人才培训中心、中小企业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行业及区域资源共享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将学院塑造成现代制造业准技师、准工艺师的“摇篮”。方案系统规划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电气化铁道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数控技术应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等五个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

在激发专业引擎动能方面,紧密围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类企业的生产和人才需求,实时调整了专业结构,构建和完善了“专业+车间”“专业+公司”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开展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重构,创新了作业流程型、项目开发型、产品加工型、技术服务型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了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依托企业建实训基地。培养了大批企业急需、技能精湛的合格毕业生,为企业稳定生产运营提供人力支撑。6个专业建成湖南省“十一五”精品专业,8 门课程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7本教材入选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其中3本为国家精品教材)。建成了轨道牵引实训中心等8大实训中心和中国南车集团“三高”人才培训基地等实训基地。

在激发教师引擎动能方面,制定了科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建立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校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发展通道,出台了《专业(学科)带头人选拔与管理办法(试行)》《教学名师奖评选办法(试行)》《教师现场培训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聘请中国南车集团等企业技术骨干任兼职教师,选派校内教师到企业锻炼,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 73%,获评“湖南省教学名师”2名、“湖南省优秀双师型”1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人、湖南省职业教育评估与咨询委员会专家4人。

二、内涵深化期(2010-2015):专-标准融合,师-校企融合锻造

学校颁布《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强调主动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适应产业升级新要求。方案提出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拓展特色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与教材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任务。

在激发专业引擎动能方面,专业建设主动引入轨道交通行业先进标准,并将其全面融入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使专业教学内容与行业规范深度接轨。增设铁道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按“以群建院”原则优化专业(群)布局,探索与广铁集团开展“2+1”订单培养,全面优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将企业新技术融入课程,推进教材与职业标准对接,吸引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培养了大批符合行业标准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学生,为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转型。专业参与企业技术研发项目,将教学中融合的新技术、新理念反馈给企业,助力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建成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湖南省精品专业7个,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群1个,湖南省特色专业2个,湖南省教改试点专业6个。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开放课程 12 门、省级精品课程23 门,立项“十二五” 国家规划教材42本,建成湖南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

在激发教师引擎动能方面,制订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和管理办法》,全面优化职称评审、绩效分配等管理办法,将教师企业实践、技术服务纳入职称评审核心指标。实施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合格测试行动,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全面落实教师企业挂职制度,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双师队伍通过人才双向流动实现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深度结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名、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名、湖南省教学名师1名,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

三、卓越提升期(2016-2018):专-服务支撑,师-校企共生跃升

学校制定《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前者旨在将学院打造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专业群建设、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师资队伍打造、现代大学治理等方面做出规划;后者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提升等提出具体改革举措,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在激发专业引擎动能方面,借湖南省卓越校建设机遇,依照两个方案出台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规划三个特色专业群,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推行“岗・课・证” 融通制度,与企业共建共享型实训基地。专业建设为产业的全链条升级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和技术支撑,适应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型升级需求。并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立项“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0 本,建成国家级培训基地2个和产业学院1个。

在激发教师引擎动能方面,出台《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建设了一批“技能大师工作站”和“名师工作室”,为校企双方技术人员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平台,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成为常态,双方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了深度绑定,合作贯穿于教学、科研、生产等多个环节。获评湖南省先进工作者1名、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获得者1名,立项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10 个。

四、双高引领期(2019-2024):专-创新引领,师-校企协同引领

学校出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方案》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十四五”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前者聚焦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明确建设目标、任务与举措;后者以 “厚基础、重复合、强素养”为目标导向,全面推进专业升级和 “数字化”改造,实施产教融合升级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课程思政” 提质行动、模块化教学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

在激发专业引擎动能方面,通过“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群”和“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群”两个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带动课程、教材、实训基地、教师建设,实现“五金”联动。牵头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高技能集群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开发一批高水平数字教材、核心课程,建成一批全国共享型实训基地,出台一批教师培养培训方案。通过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引领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推动企业产品技术迭代,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立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 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 门,立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2本,建成国家级高水平实训基地2个、产业学院3个。

在激发教师引擎动能方面,制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管理办法》等制度,柔性引进企业领军人才,发挥头雁领衔效应。建立“固定岗 + 流动岗” 机制,加大企业技术骨干全职引进力度,使企业人才直接融入学校教师队伍,实现了人才的双向流动。通过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平台,支持教师主导行业标准制定与前沿技术研发。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立项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创新团队2个、全国课程思政优秀团队1个,“双师型” 教师比例达 92%。

回顾学校二十年来的内涵建设历程,专业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 “两大引擎”的迭代优化,始终以校企“两个主体”深度合作为路径,从初期企业提供资源,到后期双方协同育人、战略协同,实现了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同时,“两大引擎”有力支撑了“两个服务”,专业建设紧扣行业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师队伍水平提升保障了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身处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学校将以牵头的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为抓手,全力做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专业课程改革,以专业为核心,推动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和教师的“五金”联动,打造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的样板,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省、教育强国贡献湖南铁道智慧。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