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8-18 10:18:30
这是一支记号笔,笔身以黑白为主色调,笔帽和笔尖端为黑色,中间笔杆是浅灰色,虽不算崭新,却因频繁使用,带着一种独特的“医者温度”。
在中医馆,它可是我的“精准小助手”。做小针刀、注射玻璃酸钠这类项目时,精准定位太关键了。每次为患者治疗前,我会用它在患者皮肤标记穴位、病灶点,就像给治疗“画地图”,凭借它清晰的笔迹,能让操作更精准,助力患者获得更好疗效。这小小的记号笔,也藏着中医人的职业习惯,体现着我们对“精准施治”的追求,是专业技能里“定位环节”不可或缺的一环,或许也是不少同行都熟悉的“小秘密”工具。
有回一位阿姨来做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她对治疗又期待又紧张,一直念叨怕疼、怕打不准。我拿出这支记号笔,边轻声安抚,边仔细在她膝关节周围标记,一笔一划都很认真。标记完,我给她指出:“您看,就往这些精准点注射,不会错的,放轻松。”治疗过程很顺利,阿姨后续反馈效果特别好,还专门来中医馆感谢,说那支画标记的笔“像给她吃了定心丸”。那一刻,记号笔不再只是工具,成了连接我和患者信任的纽带,温暖又有力量。
它陪着我走过一个个治疗瞬间,从初用它时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得心应手。它改变了我对“医患互动”的看法,原来一支笔、一个标记,都能成为传递关爱与专业的桥梁,也让我更敬畏“精准施治,守护健康”这份责任,在中医之路上,愿继续带着这份“精准与温暖”,陪伴更多患者。
醴陵市国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主治医师 左敏
通讯员 翁萌欣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