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09:22: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刘雪芬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娄星区蛇形山镇的乡间小道上已出现几个熟悉的身影。蛇形山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刘军梅团队提着沉甸甸的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卫服务随访包,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坳里的王奶奶家走去。这样的清晨出诊,对他们而言早已是工作常态。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这支扎根基层的家庭医生团队,正用脚步丈量着对特殊群体的责任与担当,以定向守护的方式诠释着“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医者誓言,为真正有需要的人撑起健康保护伞。精准摸排,锁定“最需要的人”。
“特殊群体居住分散,健康状况各异,只有精准摸排,才能让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在刀刃上。”医院院长李鹰志道出了定向守护的关键。为了找准“真正有需要”的特殊群体,团队联合各村村医开展了全覆盖摸排行动。
队员们分成多个小组,逐村逐户走访,详细记录老人们的年龄、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照护情况等信息。在走访中,他们发现78岁的王奶奶独居在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因腿脚不便常年无法出门体检,多次因漏服药物导致病情反复;65岁的刘爷爷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半身不遂且失语,子女在外务工,日常护理成了大难题……这些隐藏在乡间的健康需求,都被一一记录在团队的走访笔记里。
经过细致摸排和梳理,团队建立起包含310名特殊群体的“健康台账”,将独居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慢性病重症患者、高龄老人4类人群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每个人的台账上都清晰标注着健康风险等级、用药清单和个性化服务需求,确保医疗服务“靶向投放”。
定制服务,把健康送到家门口
“以前生病要等子女回来送我去医院,现在医生直接上门,真是太方便了。”王奶奶拉着团队医生的手,眼里满是感激。针对台账上特殊群体的不同需求,家庭医生团队推出了“一人一策”的定制服务,随访本上的每一份记录都写满了用心。
在秦老家中,团队仔细记录下他的血压124/80mmHg,查看留置导尿情况后,发现老人有轻微呼吸困难。“您这导尿管得定时夹闭锻炼膀胱功能,烟也得慢慢戒了,对呼吸不好。”医生一边在随访本上标注注意事项,一边耐心叮嘱。
王老患有30多年高血压且伴有中风后遗症,团队每次上门都会重点监测。“您左手还能活动,平时可以按我们教的方法做些简单锻炼,有任何不舒服随时打我电话。”医生一边介绍家庭医生签约政策和医保报销细则,一边帮老人把常用药整理好放在显眼处。这些带着温度的定制服务,让特殊群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医疗照护。
筑牢防线,让守护更有力量
为了让定向守护服务更高效持久,团队构建了“家庭医生+村医+护士”的联动网络。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村医协助日常健康监测和用药提醒,形成“医疗+照护”的闭环服务体系。遇到急重症患者,团队还能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诊至上级医院,为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当暮色染红蛇形山镇的天际线,刘军梅团队的身影才渐渐消失在乡间小路的尽头。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回望这条行医路上的足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细水长流的坚守——他们用“技精于勤”的专业让独居的老人不再担忧健康,用“德馨于行”的关怀让失能的患者重拾生活希望,让基层医疗的阳光照亮每个特殊群体的生活角落。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