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稿丨郴州市中医医院陈路军:以仁心为灯,以医术为径

    2025-08-18 09:14:29

清晨七点半,郴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经典科)的诊室前已排起长队。这些患者中,有的来自周边市县,有的甚至不远千里从外省赶来,只为陈路军看诊

陈主任的号太难挂了,我以为我来得够早了,没想到很多人比我还早一位来自永州市蓝山县的患者说。作为郴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陈路军的门诊总是这样一号难求”。为了不让远道而来的患者空返,他常常将下班时间往后拨两小时,直到看完当日所有患者

今年3月,陈路军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全市仅两人获此荣誉。同时,他还是郴州市首届“林邑中青年名中医”郴州市中医医院“学科带头人”、首届“院级名医”

一剂良方的暖:让绝望者重燃希望

在郴州市中医医院的诊室里,陈路军至今仍记得那个瘦弱的身影——身高1米6,体重却只有60多斤的王女士(化名)。“当时她虚弱得连说话都很费力,整个人已经没什么精气神了。”陈路军说。

王女士的求医之路充满艰辛。自从怀孕期间出现严重呕吐后,她辗转广州、长沙多家医院,做了无数检查却始终找不到病因。无奈之下,她只能选择终止妊娠,但呕吐症状依然没有缓解。“那时候,我连喝口水都会吐出来。”王女士说,“整个人瘦得只剩皮包骨,家人都认不出我了。”

就在准备再次前往长沙求医时,虚弱的王女士担心自己撑不过旅途,决定先在郴州市中医医院打营养针维持体力。机缘巧合下,她听说了陈路军擅长治疗疑难杂症的消息。

“说实话,我没抱什么希望。”王女士坦言。但陈路军没有放弃,他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史,发现她同时患有糖尿病,加上此前又爱吃生冷的食物,导致肠胃严重受损。经过反复辨证,陈路军决定采用中医经典名方——附子理中汤合小半夏汤,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用药进行了调整。

“这个方子重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陈路军解释,“就像给冰冷的脾胃添一把火,让消化功能重新运转起来。”

令人惊喜的是,一个疗程后王女士的呕吐症状逐渐减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她的体重慢慢上升,面色也红润起来。“非常感谢陈主任,让我能够正常吃饭生活。”如今已康复的王女士感谢地说。

一套疗法的灵:见证中医心衰救治速度

在郴州市中医医院的病房里,许先生正在熟练地做着艾灸。谁也想不到,这位面色红润、行动自如的中年男子,四年前曾被多家医院判定“预后生存时间很难超过12年”。

“那时候连走路都喘,晚上根本不能平躺睡觉。”回忆起患病时的情形,这位曾经的快递员仍心有余悸。2021年,许先生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一度住进ICU,病危通知书让家人几近绝望。

转机出现在他遇到陈路军医生团队之后。他们认为,心衰发病的关键在于阳虚水泛,其基本特征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陈路军医生的带领下,内一(经典)科创新性地运用圆运动六经辨证体系,以经典经方为主,辅以针灸等多种中医传统外治法,结合现代医学进行综合调治。

“我们坚持一人一方、一罐一,确保用药精准。”陈路军介绍道。针对许先生的病情,陈路军医生团队制定了治疗方案:以内服中药为主,配合艾灸、热奄包等外治法。令人惊喜的是,短短几天治疗就显现效果——体内的每天5-10斤的速度排,出院患者体重从125公斤减重至84公斤,腹围缩小43厘米,胸水、腹水全部消失最关键的指标心脏射血分数从20%提升至31%。许先生感受久违轻松惊叹原来中医治疗这么严重疾病也能这么

“中医绝不是‘慢郎中’,在心衰脓毒症慢阻肺等急危重症救治上同样能创造奇迹。”陈路军说。

内一经典科通过经典中医辨证应用中药结合脐灸、虎符铜砭刮痧、药物罐、平衡罐、针刺等十余种特色疗法给许多被断言没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的患者以新生。一位曾经每月都要住院的重度心衰的患者在科室系统治疗后病情好转,在半年后的电话随访时中气十足的告诉医生“我就是患者本人,已经在工作了!”。还有一位要求装起搏器的患者,经过数月住院结合门诊的综合治疗在再次复查后告诉大家“那边的医生说了,不用装起搏器了,继续吃药就可以”。这样的案例在内一科已成常态。科室开展包括脐灸虎符铜砭刮痧、药物平衡罐针刺等十余种特色疗法,配合现代医学手段,在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病明显优势

“我们不仅治病,更是在调理人体的整体机能。”陈路军解释道。这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整体观,让中医在急危重症救治中屡创奇迹,让一个个像许先生这样被西医判定“预后不良”的患者重获新生。

一条传承的路:让经典焕发新生机

陈路军的学术之路,是一场回归中医经典的深度探寻。

他常年潜心研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在《河图》《洛书》的智慧中探寻医道本源,将《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的精髓融入临床实践。在外进修的经历让他深刻领悟到“病位+病性”辨证的精髓,并创新性地将“圆运动”理论与传统六经辨证相融合,系统且全面地解读六经辨证的生理基础、病理变化、传变规律以及辨证施治,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诊疗体系,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焕发新的生机。

“中医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陈路军这样阐释他的学术理念。

在临床实践中,他结合经方、后世名方等中医经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胃炎、糖尿病、月经病、不孕不育等急危重症、疑难杂症及内科常见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数据显示,陈路军所带领的团队收治病种已达60余种,住院患者中医治疗率100%,西成药使用率仅7.12%,治愈好转率高达99.2%。

“陈主任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教会了我如何养生。”一位康复患者感激地说。类似的评价在经典科病房里比比皆是。苏仙岭橘井讲坛上,陈路军讲“春夏养阳如培苗,秋冬养阴似储粮”,将《黄帝内经》的智慧化作田埂上的谚语;社区义诊时,他教群众“生姜驱寒如逐寇,大枣补气似添薪”,将晦涩的医理化作“望闻问切”的生动故事,让岐黄之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医道如日月,亘古常新;仁心似橘井,源远流长。在中医这条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陈路军以仁心为灯,以医术为径,孜孜以求耕耘不辍,中医药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健康之路。

责编:姚铮铮

一审:姚铮铮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