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土木视角下的云端与根脉——评《桂东,原来在高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8 07:43:33

赵正明

作为与《桂东,原来在高处》作者熊劲松教授同游桂东大洞村的土木工程从业者,我于 7、8 月之交与他并肩立于大洞村的瀑布前。那水声轰鸣,宛如结构荷载测试中的共振频率;溪流切割岩壁,恰似地质年代的应力释放。彼时,我未曾料到,不到半个月后问世的这篇散文,在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刊发后反响热烈,竟以如此诗意的方式重构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此文不仅是一次文学书写,更是一部以大地为基座的“土木史诗”。

一、地理高程中的工程隐喻

桂东的“高”在文中被赋予了双重维度:2061米的齐云峰是物理标高的顶点,而沙田军规则是精神标高的刻度。这种双重性,恰似土木工程中的“绝对高程”与“相对高程”——前者是测绘数据,如大洞村 1100 米的海拔;后者则是人文价值的空间投射。

尤为触动我的是对瀑布的描写:“两处大小不一的瀑布从不同山头,潺潺而下,形成了两条涓涓的溪流,穿村而过”。这恰是天然的水文系统:瀑布如悬梁承重,溪流如排水管网,而村民依水筑居的智慧,暗合了“顺势而为”的土木哲学。这种对地理高程的工程隐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设计的土木工程之中,感受着大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

二、红绿交织的构造逻辑

作者以土木人的敏锐捕捉到桂东的“结构韧性”:青娥山杜鹃根系缠绕弹片,如同混凝土中的钢筋增强抗拉;贝溪村地窖庇护将军,宛若地下连续墙抵御侧向压力。更精妙的是对“新旧材料融合”的观察——红领巾女孩拾起塑料瓶的瞬间,恰似传统砌体与新型环保材料的节点连接;护林员将林麝影像印在《三大纪律》手册扉页,则是生态保护与红色基因的剪力墙式嵌固。

这种红绿交织的构造逻辑,不仅展现了桂东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更体现了作者对土木工程构造原理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生动的比喻,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桂东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仿佛是一座精心设计的复合结构,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活力。

三、避暑产业的荷载验算

作为亲历者,我目睹了大洞村民宿产业的“地基沉降”:百元包吃住的低价策略,实则是以薄利换取客流,实现荷载的均布传递;而青竹村黄桃林间的独栋民宿,则通过空间隔离降低“人致振动”(人群聚集的喧扰)。文中虽未直指,却隐含着警示:秋里村这类新兴节点需避免“超限设计”——当游客量超越生态承载力(如 98% 森林覆盖的三千湖),便会引发水土流失这类“结构失效”。

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当地避暑产业的深刻洞察,更体现了土木工程中荷载验算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荷载设计,可以有效避免结构失效,保障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作者将这一原理巧妙地应用于对桂东避暑产业的分析中,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提醒着当地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土木精神的云端共鸣

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作者将桥梁专家的专业视角融入山河叙事。当他描写齐云峰“托起曙光”,我仿佛看见他设计的港珠澳大桥索塔举升朝阳;当“茶雾氤氲间,似见 1934 年青年攥着茶叶穿越山岗”,那分明是桥梁拉索在晨雾中颤动的意象。这种专业基因的隐性表达,在“桥梁减震支座专利”(CN201850501U)与“桂东精神抗震性”的隐喻互文中达到巅峰——纪律如摩擦耗能装置,信仰如加强筋板,共同抵御历史洪流的动力冲击。

这种土木精神的云端共鸣,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更体现了他对桂东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将土木工程的专业术语与文学意象巧妙结合,作者成功地将读者的情感引向了更高的层次,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土木工程的伟大与精神的力量。

五、在等高线上浇筑永恒

《桂东》一文实则是用文学完成了一次土木勘察:作者以笔为全站仪,测量出物理高程(2061米齐云峰)与精神高程(沙田军规)的坐标差值;以情为混凝土,将红色记忆与绿色生态浇筑成整体式基础。当我们共行大洞村瀑布下,水雾折射的虹弧不仅是光学现象,更是大地结构的应力释放——正如此文提醒所有土木工程从业者:真正的稳固,从不在基岩深度,而在民心向度。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土木史诗”。作者通过对桂东地理、历史、文化的深刻洞察,将土木工程的专业知识与文学表达完美融合,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生动、富有情感的桂东形象。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桂东的自然美景和人文底蕴,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土木精神的伟大与永恒。正如作者所言,真正的稳固,从不在基岩深度,而在民心向度。这不仅是对土木工程的深刻理解,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责编:张思齐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