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重管理年,肾病患者如何健康减脂?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8-17 15:23:21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呼吁全民科学管理体重,其中强调肥胖作为慢性病管理规范,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是重点人群。

肥胖的概述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者分布异常,导致体重增加并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多因素介导的慢性疾病,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学者的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或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5.3%。肥胖也是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肥胖通常通过体质指数(BMI)来评估。BMI=体重(kg)/身高(m)²,正常: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0(中国标准)。此外,腰围也是重要指标(男性≧90cm,女性≧85可能提示腹型肥胖)。

肥胖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有什么危害

1. 直接加重肾脏损伤

(1)肾小球高滤过与高负荷;(2)肥胖相关肾病(ORG)

2. 加剧代谢紊乱和并发症

(1)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肾病;(2)高血压与肾血管损伤;(2)脂代谢异常

3.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1)肥胖是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危害甚至超过传统风险(如高血压、高血糖);(2)内脏脂肪堆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CKD患者的心肾综合征。

慢性肾脏病患者该如何减脂

1. 饮食调整

(1)控制总能量摄入:CKD1-5期(非透析):30-35kcal/kg理想体重/日。超重或肥胖者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500~700为宜)以减轻体重,但需避免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2)优化蛋白质摄入:CKD 1-2期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理想体重/日;CKD 3-5期(非透析)为0.6g/(kg IBW·d),其中50%为高生物价蛋白质,包括瘦肉、鱼类、蛋类、奶类及豆制品等,有助于减少肾脏负担。

(3) 脂肪与碳水:脂肪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可选择富含这类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避免动物油和油炸食物。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为50%~65%,(限精制糖<10%)。优先选择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和改善血脂代谢。

(4)蔬菜水果:每日蔬菜300-500g,水果200-350g。出现高钾血症时,水果需谨慎选择必要时咨询医生。

(5)限制钠、钾、磷摄入:CKD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需根据肾功能和血电解质水平调整摄入。CKD 3-5期(非透析)患者钾摄入不超过2000-3000mg/d。磷摄入在CKD 3-5期(非透析)患者中不超过800-1000mg/d。

2. 运动干预

(1)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运动强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以运动时心率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为宜。

(2)抗阻运动: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如哑铃训练、弹力带训练、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但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憋气,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3. 药物治疗

(1)谨慎使用减肥药物:部分减肥药物如奥利司他可能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脂肪泻、腹胀等,还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因此,CKD患者使用减肥药物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控制并发症相关药物: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使用合适的降压药和降糖药,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恶化,同时也有利于减脂。

4. 中医特色治疗

(1)穴位按压:通过按揉不同穴位实现多种调理功效。按揉足三里、中脘、天枢能健脾祛湿;刺激太冲穴可疏肝理气;按揉三阴交、涌泉、关元可滋补肝肾;按揉丰隆、血海可活血化瘀。建议每天1次,每次15分钟并长期坚持。

(2)艾灸疗法: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温煦脾肾、化解痰湿,改善肥胖。常见的艾灸穴位包括神阙穴(脐部)和督脉。艾灸可提升局部代谢活性,调节炎症因子水平。

(3)耳穴调理:调理脾胃可借助耳穴压豆或针刺的方式,选用饥点、胃点、脾点等穴位。

(4)拔罐刮痧:针对腰腹、大腿等脂肪堆积区域进行拔罐或刮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5)穴位埋线:长效刺激穴位、调节脏腑功能,但需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

其他注意事项

1. 总体原则:个体化方案,安全第一。

2. 监测指标:定期监测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避免过度减脂:CKD患者需保持一定的瘦体重,避免过度减脂导致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下降。

肥胖的危害远超想象,但是减重5%-10%即可以显著改善代谢指标。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调节)是最有效的“解药”。让我们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的计划,跟着国家一起健康减脂。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甘敏

责编:袁小玉

一审:实习编辑:曹诗楠 编辑:袁小玉

二审:梁湘茂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