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8-15 16:43:26
“哇,这个‘大眼睛’好厉害,一下子就认出那辆车啦!”随着小朋友清脆的惊叹声,湖南高速集团常德分公司举办的“路灯”品牌开放日暨“亲近高速 走进文明”公益活动在汉寿收费站、汉寿南管理所拉开序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奇妙的高速探秘之旅,更是“德道”文化的生动实践,通过智慧收费站现场讲解、沙盘推演、漆扇制作和红色故事会等环节,让‘德道’文化浸润童心。
协作互动中的“常干”合力
“报告!‘小汽车’在‘隧道’里‘迷路’啦!” 沙盘推演区传来小朋友们的“紧急呼叫”。原来,大家分成小组模拟高速运营,刚玩没多久就遇上了 “突发状况”。扮演调度员的小男孩煞有介事地拿起对讲机:“养护队快过来!用我的‘魔法铲’把路打通!”惹得旁边的家长笑得直不起腰。

当“事故” 解决,所有“车辆”重新畅通时,孩子们欢呼着击掌。“原来让车子跑顺畅这么难呀!”参与推演的小铠擦着额头的汗说。汉寿南管理所的工作人员科普:“就像你们刚才分工合作一样,真实的高速上,收费员、养护工、监控员也像小伙伴一样互相帮忙哦。”常德高速人深知,一条路的畅通,靠的是各岗位如齿轮般紧密咬合的协作。从晨曦微露到深夜星稀,从酷暑烈日到寒冬冰雪,这份“常干”的合力,让“大道”始终温暖畅通。这场充满童趣的模拟游戏,让大家在玩乐中体会到“常干善成”的底色,是一群人对 “和美畅安”的共同担当。
第一个带女儿报名的夏先生诚恳地说:“原本以为高速只是开车路过的地方,现在才发现,这里藏着这么多文明的小秘密,还这么好玩,没白来!”
科技赋能里的“善成”密码
刚到汉寿收费站,小朋友们就被车道上那些圆溜溜的设备吸引了,纷纷踮起脚尖打量。“这是收费站的‘智慧小伙伴——智能识别摄像头,它们的眼睛可尖啦!” 讲解员姐姐指着设备,笑着给大家演示,“不信你们看,前面那辆车一开过来,它马上就能‘读’出车牌哦。”
当听到栏杆抬起的声音时,8 岁的雅琪兴奋地拍手:“比我玩的赛车游戏还快!”有个小朋友歪着脑袋问:“要是它‘看错’了怎么办呀?”讲解员顺势邀请大家参观了收费亭,指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说:“这里有好多‘小管家’盯着呢,保证不会出错。”
“有谁知道我手中拿的是什么吗?”“ETC!”
“大家知道什么是车辆的身份证吗?”“车牌号码!”
......

在小朋友们洪亮的应答声中,一件件满是高速元素的“德道”文创产品成了他们今天的“战利品”。
现场还设置了“小小收费员”体验区,孩子们穿着反光背心,有模有样地模仿收费动作,在角色扮演中悄然理解“善成”不是偶然,而是“常干”的必然。数智化的高速世界,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常干善成”背后,是无数人的专业与坚守。
匠心巧手下的“德行”印记
在办公楼的大厅,轻纱弥漫,灯笼悬挂,仿佛走进了古风殿堂。一旁的小桶旁,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的在桶中滴入自己搭配的颜色,亲手体验国家级非遗物质文化遗产--漆扇制作。
印有小鹿的扇面成了孩子们的“魔法画布”,青翠的黄绿色如雨后的空气一样清新,蓝黄色的碰撞让人眼前一亮,女孩子喜欢的粉红让小鹿变得羞羞答答......

小朋友们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中,一把把颜色各异的“小鹿”漆扇新鲜出炉,每一抹色彩都藏着大家对高速的奇趣想象,都是湖南高速文化的载体。
精神传承里的“大道”根基
活动最后,灯光暗下来,投影仪上出现了王二小放牛的动画。“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以前有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哥哥,他可勇敢啦……”讲故事的阿姨刚开口,原本叽叽喳喳的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当听到王二小把鬼子引向八路军的埋伏圈时,孩子们攥紧了小拳头;当听到他被鬼子杀害时,有个小女孩忍不住小声啜泣。故事讲完后,工作人员问:“王二小是个小英雄吗?”“是!”孩子们齐声回答。有个小男孩举起工作人员准备的“我想对小英雄说”的便签,上画着王二小和放牛的场景:“我要把他画下来,像他一样勇敢。” 从烽火年代的“生命线”到如今的“幸福路”,“大道”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德行”为基、“担当”为要的传承。
在细雨中,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漆扇,排着队向工作人员挥手告别。扇面上憨憨的小鹿,收费站红绿交替的栏杆,与他们口中哼着的“王二小放牛郎”小调相映成趣。

这场 “亲近高速・走进文明” 活动,不仅是一次高速文明的探索之旅,更是“德道”文化的播种之旅。当孩子们长大后再次踏上常德高速,或许会想起这个活动——那些关于科技的惊叹、协作的欢笑、勇敢的触动,而常德高速人也将继续在三湘大地上书写故事,让“德道” 文化成为传承文明、连接幸福的纽带。(文/图 倪丽)
责编:伍霞
一审:伍霞
二审:曾益
三审:禹振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