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8-15 16:04:42
汤江峰
“狼牙山五壮士”,在小学课本里读到抗日英雄的故事,我做梦也没想到,几十年后,竟在衡阳见到了活生生的英雄——“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的葛振林,聆听他慷慨激昂的抗战故事。
那是1995年8月8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时为大众卫生报记者,和省会众多媒体一起,去衡阳市军分区干休所拜访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的葛振林,人称“葛老”。
葛老的家,一个不到120平方米的四合院,陈设简单,没有时兴的电器家具;一块“革命老人”的红匾和镶嵌镜框里他和另一个幸存者宋学义的黑白照片,特别引人注目;旧书柜里整齐地摆着《红旗谱》《吕梁英雄传》等抗战书籍。
1995年8月,葛振林78岁,满头银发,瘦高的身材依然硬朗。提起往事,心情激动,不由地吟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诗句,仿佛把我们带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数千名日伪军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分数路突然进犯狼牙山地区。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5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他们与敌人殊死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和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这一跳,惊天地泣鬼神,跳出了男子汉的惊世传奇。
图1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右)和宋学义
勇敢的葛振林和宋学义跳崖后,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士壮烈牺牲。5位战士的壮举,举起了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世人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他们的英雄事迹被收录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成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葛老从课本中“走”来,坐在藤椅上,让传奇变成现实。他说,跳崖后,忍着剧痛,一步步爬出丛林,嘴里喊着战友的名字。这时,他听到附近树林里传来宋学义痛苦呻吟声,寻声望去,血肉模糊的宋学义奄奄一息。俩人互相鼓劲:“咬紧牙赶快爬吧,鬼子不找你,狼也会来找你!”俩人痛得不省人事时,多亏了当地一位老乡救了他俩。
1986年,葛老应邀回狼牙山战斗遗址参加“五壮士纪念塔”落成仪式,遍访狼牙山附近的村庄,寻找“救命恩人”。最终如愿以偿,遇到了当年救他的余药夫,俩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泪水止不住长流。
原来,那次战斗的9月,19岁的余药夫逃难,经过狼牙山双鞍岭,看到两名浑身是血、衣衫褴褛的八路军战士痛苦地在山间爬行。他便将俩人逐个背到附近的道观,请道士上了治跌打损伤的草药,又背回家中休养一段时间后,葛振林和宋学义的伤康复了,准备出发找部队,余药夫强烈要求同行,葛振林劝阻说:“我们打鬼子,整天提着脑袋走,有今天没明天的。现在,全家老小需要你照顾,八路军后方也需要你支援,都是干革命!”
葛老伤愈归队后,先后经历过百团大战、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出生入死,6次负伤,评为二等甲级残废。1982年离休。(2005年3月21日,葛振林与世长辞,享年88岁)
“不知情的人以为我出了名,当上了大官,这并非我所愿。我当兵打日本打老蒋,一心想的是为国而战,为穷人打江山,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爹妈过上好日子!从没有想到要当什么官。狼牙山一仗,我的三位战友牺牲了,我和老宋幸存,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知足了。”说起自己参军的初心,葛振林表示永志不忘。得知我们是记者,他激动地说:“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众所周知。我只是千千万万抗日战士的缩影,还有很多无名烈士、无名英难,一生默默无闻。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与敌拚命,舍生忘死,更应被历史铭记。”他叮嘱记者,眼见老兵一天天老了,过去的事也记不清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抗日事迹,会跟着带进黄土堆里。希望你们抓紧时间,趁老兵还健在,多多走访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收集整理好他们的史料,好好记录下来,多为老兵留点记忆,传给下一代,就是对历史最好的交代。
“记住这段历史,记住父辈的付出。这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让后人记住国家、民族和先烈的不易!”葛老语重心长,振聋发聩。
图2 葛振林生前向少年儿童讲述抗战故事
也是从那一刻起,为了壮士的嘱咐,我在采访工作中,除了搞好卫生健康新闻报道外,特别留心健在的抗战老兵事迹。对自己增加“额外”的采访任务,寻访老兵足迹,讲好抗战故事,收集整理史料,将烽火岁月化成红色记忆,不致因时光的流逝而湮灭,这是一名记者职责和义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刻不容缓。
往后的日子,我寻访了瞒着年龄、12岁英勇参军,为回民抗日英雄马本斋疗伤换药的刘泽(离休前系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办负责人);聆听了9岁时就当上儿童团长,机智掩护抗日干部的张志勤(离休前系湖南省计生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故事;采访了张丕业(离休前系湖南省卫生厅副厅长)14岁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处为抗日伤员送饭送药,演绎着超越年龄的生命守护事迹。原湖南省计生委办公室副主任、抗战时正值花季、16岁的杜瀑一家兄弟姐妹5人齐刷刷走上了抗日战场,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人生精彩传奇,其中姐弟壮烈牺牲在战场,让我泪流满面。同为16岁的王敬(原湖南省计生委主任)身为敌后武工队,为消灭日本鬼子,杀身救国;为锄除日伪汉奸,排除万难,最终完成任务……
每一次访问,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礼!在深深的皱纹里,在闪烁的泪光中,在斑白的鬓发间,一位位抗战老兵动情地分享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热血与生命的记忆。他们口述的历史,虽平铺直叙,云谈风轻;听起来却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仍可真切地感受到抗战老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气节风骨和澎湃豪情。而我今后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老兵们所经历的烽火岁月化成独一无二的红色记忆,永久传承下去。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众卫生报原副总编辑、现为《机关党建》执行主编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实习编辑:王卓雅
二审:梁湘茂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