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5 10:19:4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建芬
涟源市伏口镇胡家坪村的田埂上,71岁的阙祚棉佝偻着身子,手里那根磨得发亮的竹竿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此时正是水稻成穗的关键时节,饱满的稻粒在风中微微颔首,却也引来了成群的麻雀,它们像一团团灰褐色的云,盘旋在稻田上空,伺机啄食那即将成熟的果实。
阙祚棉的一天,是从露水还沾在稻叶上时开始的。天刚蒙蒙亮,他就扛着竹竿来到田边,浑浊却有神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稻田的每一个角落。“这些小东西精得很,你稍一松懈,它们就成群结队地落下来,眨眼就能糟蹋一大片。”他一边说,一边扬起竹竿,朝着一群刚要俯冲的麻雀吆喝一声。那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却在空旷的田野里格外有力量,麻雀受惊,扑棱棱地飞远了,在空中盘旋几圈,似乎不甘心,又落在了不远处的电线上,歪着头打量着这位守田人。
正午的太阳毒辣起来,晒得稻田里的水汽蒸腾,阙祚棉的额头上渗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进脖子里,浸湿了洗得发白的衬衫。他找了个田埂边的树荫,坐下歇口气,从兜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里面是老伴早上准备的馒头。他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着,眼睛却始终没离开稻田。“这稻子,是一季的指望啊。”他望着沉甸甸的稻穗,眼神里满是珍视。从春耕时的育苗、插秧,到盛夏的除草、施肥,每一滴汗水都浇灌着这片土地,如今眼看就要丰收,怎能让麻雀坏了好事?
傍晚时分,夕阳把稻田染成了金黄色,也把阙祚棉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依旧挥舞着竹竿,动作比清晨慢了些,却依旧坚定。麻雀们似乎也累了,喧闹声渐渐小了,只是偶尔有几只胆大的,还在稻田边缘试探。阙祚棉没有丝毫放松,他知道,只要自己稍一离开,这些“不速之客”就会卷土重来。
夜幕降临,阙祚棉才扛着竹竿往家走。田埂上的草被他踩出了一条小径,竹竿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一天的辛劳。远处的村庄亮起了灯火,他的身影渐渐融入暮色中,但那片稻田,在他的守护下,依旧静静地立在那里,等待着丰收的时刻。
在胡家坪村,阙祚棉不是个例,许多农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庄稼。而他手中的那根竹竿,不仅驱赶着麻雀,更承载着一位老农对土地的热爱,对丰收的期盼,那是一份在岁月里沉淀下来的、沉甸甸的守望。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