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城手札丨服务百姓要善用“民间暖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4 15:23:48

据报道,在衡阳市雁峰区一巷口修车的摊主周师傅,自2022年起在摊前安装10个充电插座,张贴“骑手免费充电”告示。无论是否修车,外卖员均可随时充电、接饮用水、歇脚避雨,免费提供打气、小故障检修。三年累计服务超1000名骑手,日均接待10至15人。“周师傅这儿就像我们的加油站,手机有电,心里不慌。”一位常来的外卖小哥说。

近年来,一些城市为关爱一线劳动者,政府或相关单位斥资修建爱心驿站,温暖了普通劳动者。据不完全统计,衡阳市目前建设爱心驿站类设施至少102个,其中72座城市驿站主要解决环卫工人及行人的“厕位”“歇位”问题‌‌,其余30个驿站侧重服务户外劳动者或特定群体‌‌。政府建设的驿站覆盖面广、设施相对完善,但可能受限于开放时间、地理位置、维护成本或服务形式的“标准化”,难以完全满足所有劳动者即时、零散、个性化的细微需求。

周师傅这样的自发“爱心驿站”能够越做越火,其成功之因,主要不外乎两点。一是成本低。这类驿站往往都有其他的主业,运行无需额外的大投入,只要想做就能够持久。二是烟火气浓。业主、顾客之间无论认识与否,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一个互动的手势,都能互相温暖,成为彼此的需要。

为环卫工人、快递骑手等一线劳动者和普通市民提供即时即需的细微服务,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服务人民理念的细化,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及时雨”和城市“微基建”。

“及时雨”的作用需要一定的“量”支撑,“微基建”尽管微小,也需要真金白银投入作保障。在公共财力资源总体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件利民的好事做得既受欢迎又能持久?

政府主导的驿站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而周师傅们自发形成的“爱心微站”,则在成本、灵活性、社区融入度上展现出独特优势,两者恰可形成互补。

周师傅的实践看似微小,却无意间契合了公共服务供给中一个关键理念——“统筹”。所谓“统筹”,就是既要从整体性、系统性视角谋划服务,恰如政府需要规划大驿站网络,也要充分调动社会要素协调发展,鼓励支持像周师傅这样依托主业、低成本的“微服务点”,让有限的公共资源与无限的社会温情有机结合,共同织就更细密、更有韧性的民生服务网。

因此,讲好服务百姓的“统筹”观,意味着城市管理者不仅要建好“大驿站”,更要俯下身段,发现、鼓励、整合像周师傅修车摊这样的“民间暖源”,在政策支持、资源链接、宣传推广上给予便利,让自发的善意与官方的保障同频共振,让温暖触手可及,最终把关乎百姓冷暖的身边事办实、办好、办长久。

责编:唐曦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