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皮疹和“黄水疮”差异大,如何科学防治儿童皮疹?

谭爱斌   郴州日报   2025-08-13 08:16:35

谭爱斌

近期郴州频繁降雨,温度高、湿度大,再加上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易搔抓、儿童皮肤娇嫩保护屏障弱、抵抗力低等因素,家长们除了需注意虫媒病毒性传染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还应特别警惕儿童脓疱疮的发生,如处理不当可能留下瘢痕影响美观,甚至引发严重健康问题。因此需了解脓疱疮,科学应对。

一、什么是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传染性强,是一种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高发年龄为2至6岁,为夏秋季最常见的儿童皮肤病之一,尤以高温闷热天气发病率最高,系通过接触传播,并有自体接种特性,蔓延迅速,易在儿童中流行。

二、脓疱疮有哪些典型表现?

1.好发部位:颜面(尤其口鼻周围)、耳廓和四肢露出部位;

2.临床表现:皮损开始为粟粒至黄豆大小红斑,之后迅速发展为小水疱或脓疱,疱壁很薄,极易破溃,其渗液干燥后可形成典型蜜黄色或黄褐色痂覆盖在皮肤溃疡表面,像蜂蜜滴在皮肤上,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感;大疱型脓疱疮则可表现散在性大疱。后期痂皮脱落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若感染深或反复抓挠则可能形成瘢痕,影响美观。重症者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伴邻近淋巴结炎,可能并发蜂窝织炎、猩红热、肾炎、败血症等。此外,还需与近期在我国多地流行以广东佛山顺德为主要疫区的基孔肯雅热相鉴别,基孔肯雅热患儿病初普遍发热,高热者甚至出现惊厥,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其皮疹表现亦突出,患儿在发病后2至5天,身上还会出现红色的斑丘疹或紫癜样皮疹,多分布在躯干、四肢伸侧、手掌和足底,部分患儿感觉特别瘙痒,数天皮疹消退后可伴有脱屑,并常伴有或遗留关节疼痛等关节炎症状。

三、如何科学防治?

预防:

1.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和环境凉爽通风,注意灭蚊虫;

2.避免外伤和烈日下玩耍,室内外注意防虫叮咬,及时处理治疗皮肤伤口和各种皮肤瘙痒,同时剪短孩子指甲,防止搔抓引发或扩散感染;

3.患者接触被污染的衣物、玩具和洗具例如毛巾、盆等勤清洁消毒,不共用个人物品,患儿需适当隔离,教育孩子不密切接触有皮肤感染症状的同伴,防止传染。

脓疱疮的主要治疗:

1.局限、轻度的脓疱疮可予患处局部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治疗,1天2至3次外涂,疗程通常为5至7天或遵医嘱,尽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干爽透气,同时注意患处清洁杀菌消毒,外用清洁溶液常有1:5000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为淡粉色即可,防止浓度过高造成皮肤灼伤,严禁接触眼睛、口腔、耳内等部位,过敏者不用;

2.局部治疗无法控制、改善或重症患儿则需在医师指导下合理应用敏感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进行全身抗感染等治疗。

温馨提示:高温天气时尤其夏季儿童皮肤疾病易高发,大家应注意观察孩子皮肤和体温等情况,加强护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和生活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就医治疗。

(作者系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皮肤科医师)

责编:赵倩倩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