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5-08-13 07:22:4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怡然
当前正值假期,尹敏芸却忙着为下学期的教学做准备。交谈间,她跟记者讲起自己的学生和教学生涯的点滴。清朗的笑声里,透着穿越风雨后的从容。
今年59岁的尹敏芸,是常宁市二中一名正高级教师。她用17年时光守护重病丈夫,35年如一日赡养母亲,更将女儿、侄女、侄子悉数培养成才。2024年,她获评孝老爱亲类“湖南好人”。
一副肩膀,她撑起三个家庭的希望
1997年,尹敏芸的丈夫被确诊为肝硬化晚期。从那一刻起,尹敏芸便化身与死神争夺爱人的战士,与病魔展开漫长而艰难的拉锯战。
重病期间,尹敏芸丈夫先后经历4次致命的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2次脑出血偏瘫和3次深度肝昏迷。病情一次比一次凶险,却没有撼动尹敏芸坚守的决心。每一次危急关头,她用单薄的肩膀,扛起丈夫生命的重负。她日复一日地承担起喂食、擦洗、翻身等琐碎而沉重的工作,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然而,生活的惊涛骇浪还在继续。2002年,尹敏芸的长兄猝然病逝,留下读高一的女儿。同年,离异的弟弟将1岁儿子托付于她。救治丈夫、赡养母亲、抚养女儿和侄子,还要照顾侄女的学业,多副沉甸甸的担子,一时间全落在她的头上。
一次,丈夫病危在衡阳市区抢救,尹敏芸奔波于衡阳市区与常宁两地。有一次回家途中,她被飞驰的摩托车撞得头破血流。夫妻二人分隔两地住院,全靠学校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轮流看护,才挺过难关。
生活的重锤一次次袭来,但尹敏芸硬是咬紧牙关,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倒下了,这一家老小怎么办?”为了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她像一只永不停止的陀螺,在家庭与工作间旋转。
2014年,尹敏芸含悲忍痛送走了丈夫。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成了她肩上另一副沉甸甸的重担。
尹敏芸母亲年事已高,眼睛不好,行走不便,更令人忧心的是,母亲自六十多岁起就患上了癫痫病,每一次发作,都会给母亲的身体和大脑带来一次重创。自2018年起,母亲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反复发作,尹敏芸更是昼夜不歇地贴身照护。2023年底,母亲突发心肌梗死,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刚出院不足一个月,又因多种疾病再次转到重症监护室救治。几十年来,尹敏芸的生活就是在医院与学校、病床与讲台之间奔波,以无比的坚韧和孝心,让多病缠身、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有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尽管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尹敏芸坚强地维持着全家生计,并慢慢偿还丈夫治病欠下的债务。在她的悉心抚育下,女儿硕士研究生毕业,侄女侄子也相继考入重点大学,开启了各自的人生篇章。
一家三代的岁月年轮里,刻着尹敏芸无怨无悔的付出与牺牲,她用坚韧为摇摇欲坠的家重新筑起了希望。
三尺讲台,她成为学生们最信赖的“尹妈妈”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这句话,曾是尹敏芸无数个艰难时刻的精神支柱。这也恰似她人生的注脚,在命运的风暴下,她活成了一棵不屈的树。
生活的苦难,从未磨灭尹敏芸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在同事和学生面前,她展现的永远是一张温暖而坚毅的笑脸。
2015年,因身心常年超负荷,尹敏芸突发急性胰腺炎,抢救近一个月。病中的她记挂最多的是学生,“学生马上要高考了,我耽误一天,说不定就耽误学生一辈子。”等到病情稍有缓和,她不顾医生反对毅然出院,拖着病体回到讲台。
“几十年支撑我屹立不倒的是我的工作和学生。”尹敏芸深知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县级中学的班主任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村的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学生甚至几年都见不到父母,孩子的内心是苦涩的,生活是困难的。”
尽管自己生活不易,她仍将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把慈母般的爱倾注给每个孩子。逢年过节,她都会邀请住校生到家里吃饭;孩子们在学校遇到困难,她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从教37年,担任班主任20余年,受她关怀和帮助的学生不计其数。许多曾因厌学或家境困难而辍学的孩子,在她的鼓励和帮助下重返校园,最终考入大学,成为社会的栋梁。如今,逢年过节,来自天南海北的问候总会如期而至,一声声发自肺腑的“尹妈妈”,便是学生们对她最深情的感激。
“去年,我们班高考语文平均分达到110分!”谈起教学成果,尹敏芸满是自豪。37载教坛耕耘,她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师德标兵、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在苦难中坚守,在讲台上播撒大爱,尹敏芸用她的坚韧,创造着温暖人心的奇迹。
(原载于8月13日《湖南日报》第5版)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