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12 16:06:2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成辉)暑假里,孩子偷偷给游戏充值、打赏主播,家长发现时账户已少了几千甚至上万元——这类揪心的消费纠纷,近来又进入高发期。为给家长和娃们“提个醒”,湖南省消保部门发布消费提示:盯紧娃的“指尖消费”,充值前多道防线,遇纠纷及时维权。
家长群体要加强引导,注重监管
引导孩子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防止孩子盲目消费,告知孩子网络消费须经家长同意。平时注重陪伴,培养孩子多元兴趣爱好,避免其沉迷网络。
加强银行卡、支付平台的实名信息认证、密码及支付管理。建议定期更换密码,关闭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单日或单次消费限额,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防止孩子利用家长身份信息绕开防沉迷系统。
如出现未成年人未经家长授权充值情况,家长需及时收集充值账户信息、记录等证据,联系平台说明情况,申请退款。需要注意的是,如家长未充分履行监护职责,也要按比例承担一定责任。如与商家协商未果,可向当地行政部门、消保委组织反映,或拨打12345、12315热线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要保持理性,慎重充值
警惕“限时折扣”“首充礼包”等诱导性宣传,游戏中的虚拟物品并非生活必需品,避免冲动消费。
充值之前必须获得家长明确同意,不私自使用家长账户或支付工具,如已充值要立即向家长报备消费详情。即便取得同意后,也要仔细核对充值金额。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未经家长许可的充值行为,最后可能被视作无效。
责编:李成辉
一审:李成辉
二审:王亚奇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