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女生打哈欠下巴差点“掉”了?

  湖北日报   2025-08-10 07:20:34


人们常说“惊掉下巴”

这样夸张的事

却真被20岁的小杨碰上了

近日,小杨因为担心

下巴随时会“掉下来”而忧心忡忡

终于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

找到了病因

让下巴恢复了正常

一个多月前,小杨发现自己张嘴时下巴总会“卡顿”。“吃饭、打哈欠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下巴‘掉下来’,最近还疼得厉害。”小杨以为是下巴脱臼,因此越来越焦虑,便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查明原因。

口腔医学中心医生李程在耐心倾听并询问细节后,很快就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小杨所说的“掉下巴”,并非真正的下颌关节脱位,而是张闭口时出现的不顺畅感。通过临床触诊及影像学检查,李程诊断小杨患上的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中的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李程解释道:“正常的关节盘就像关节间的缓冲垫,位置得当才能保证开闭口的顺滑。而你的情况是这块‘垫子’向前错位了。张口时,错位的关节盘就像一颗挡在车轮行进路线上的‘小石子’,下颌髁突(车轮)需要克服它才能通过,这时你会感到‘卡住’或‘掉了一下’;当闭口时,髁突返回,再次推挤这个错位的‘石子’,产生弹响或卡顿的感觉。这就是你感受到的‘掉下巴’现象,实质是关节盘移位导致的阻碍。”

明确病因后,李程医生为小杨制定了包括物理治疗、佩戴稳定咬合板以及颞下颌关节注射治疗等在内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8月7日,小杨复查时,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她开心地说,那种揪心的“下巴要掉”的卡顿感和恐惧感明显减轻,嘴巴张合顺畅多了,疼痛也彻底消失。

李程提醒,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等于颞下颌关节脱位,如果是“脱位”,需要紧急处理,公众应注意区分,以免耽误病情。日常需注意颞下颌关节的养护,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劳逸结合。紧张时避免紧咬牙,避免长时间咀嚼坚硬、韧性大的食物,如坚果、牛肉干、口香糖等。避免单侧咀嚼,养成双侧均衡使用的习惯。打哈欠或大笑时,可用手稍托住下巴,避免过度张口。

来源:湖北日报(记者汪菁华、通讯员陈Z暄)

责编:李传新

一审:李传新

二审:杨丹

三审:刘文韬

来源:湖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