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16:14:4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9日讯(通讯员 孙亦红 )8月8日上午,一百多名湖南日报社子弟齐聚新湖南大厦前坪,怀揣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奔赴雨花非遗馆,开启了一场以“习古传新”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之旅。并在沉浸式的文化寻根体验后,为优秀学子举行了一个庄重而温馨的表彰仪式。
巨幅壁画: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
雨花非遗馆以300多个非遗项目为基础,集教育体验、研学旅游、展览演艺等于一体。踏入非遗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孩子们驻足于门口墙壁上恢弘的《中华人文始祖》壁画前,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黄帝、炎帝、蚩尤共同开创中华文明的场景、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如星辰自远古苍穹坠入孩子们清澈的眼眸。画中共有神龙播谷、韶乐抚苗、女娲造人等19个中华民族故事元素,这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图腾,如同文明的种子,悄然播撒进孩子们的心田。
漆艺书签:温润中的色彩流淌
“同学们,大家想不想做一个独特的漆艺书签呀?”“想!”漆艺书签制作区,空气中弥漫着天然颜料特有的醇厚气息。孩子们围在一个大水缸前,跟着非遗馆小姐姐学做漆艺书签。大水缸里的颜料随着小姐姐手中小棍子的搅动而流动、变化成梦幻般的瑰丽色彩,孩子们在小姐姐的示范下用纯白的书签轻轻插入,水缸中的颜料瞬间吸附在书签上,五彩缤纷的漆艺书签大功告成。
彩绘傩面:绘就远古的灵性对话
真正的文化浸润,始于指尖与古老技艺的亲密触碰。踏入傩面工坊,樟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孩子们面对粗犷古朴的木质傩胚,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手执画笔,在傩面凹凸的肌理间用各种颜色细细描摹,或勾勒出威严怒目的神祇,或描绘出慈眉善目的老者。当最后一笔落下,原本朴拙的木胚仿佛被注入了灵魂,那源自远古、用以驱邪纳福、沟通天地的神秘力量,在色彩的碰撞中呼之欲出。
扎染艺术:靛蓝里绽放的蓝白画卷
扎染区域则是一场充满未知惊喜的创造。洁白的棉手袋在孩子们手中被反复折叠、扭转,再用皮筋紧紧捆扎成各种形状的“小疙瘩”,随后浸入靛蓝染缸。十几分钟之后,染布在清水中涤荡展开的瞬间,布面上绽放出独一无二、浑然天成的纹路,孩子们纷纷感叹扎染艺术太有趣了!
学子表彰:报人精神的薪火相传
“孩子们,你们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上午十一时,一楼大厅,随着妇委会主任的殷殷寄语,优秀学子表彰仪式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拉开帷幕。在热烈的掌声中,优秀学子代表们走上台前,从各分工会委员手中郑重接过奖品,这不仅是对过往勤学的嘉许,更是对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深切寄望和湖南报人精神的传承。
“倾听中华民族远古神话故事,看着扎染的花纹在眼前神奇绽放,一笔一画赋予傩面生命的气息……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非遗’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和鲜活的生命力。”一位获奖学子在分享中动情地说道。这场孩子们的暑期托管中的社会实践活动,远非浮光掠影的参观,它既是一次对话历史的深度体验、对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文化接力。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周月桂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