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辛追夫人不熬夜?全凭马王堆这套“子时入睡法”

  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2025-08-08 15:43:58

长沙的夜生活丰富多彩,是名副其实的不夜城,然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却也有着不小的睡眠困扰。《2023中国睡眠健康报告》显示,湖南人平均入睡时间比全国晚0.8小时,长沙更是跻身“最缺觉城市”TOP5。而在千百年前的马王堆,“睡个好觉”可是先祖们的“必备技能”!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中记载的“子时入睡法”,中医进行现代诠释后,总结出一套更适合湖南人体质的“睡眠秘笈”,让夜猫子们也能轻松实现一夜好眠!

一、酉时(17-19点):饮食戒律——打破“辣味依赖”的脾胃保卫战

《十问》警示:“暮食去(少)酒肉,胃和则卧安。”西汉医家早已看透:睡前暴食、贪凉饮冷,是破坏睡眠的“三重暴击”。而现代湖南人的“空调+冷饮+夜宵”组合,恰如古人笔下的“三阴伤胃”模式——辣椒刺激胃黏膜、冰饮冻结脾胃阳气、宵夜加重消化负担,三者叠加,让“胃不和则卧不安”成为常态。

【现代科学验证】

睡前3小时进食:生长激素分泌峰值延迟2小时,深睡眠减少40%;

辛辣+冷饮:胃排空时间延长1.5倍,夜间觉醒次数增加3次;

本地食材自救方案:

冬瓜薏米汤(祛湿):冬瓜500g+炒薏米30g,煮至软烂,睡前2小时饮用;

莲子芯茶(清心):莲子芯5g+淡竹叶3g,沸水冲泡,代茶饮;

芡实山药粥(健脾):芡实20g+山药100g+大米50g,文火熬煮1小时。

【湖南人自查清单】

二、戌时(19-21点):导引安神——从“解放西路”到“松柏之气”的身心切换术

《十问》记载:“松柏之气,令人寿考。”古人通过模仿松柏的挺拔姿态,调和气血、收敛心神。而现代湖南人从KTV的喧嚣到床榻的静谧,往往缺乏“过渡仪式”,导致大脑持续亢奋。

【3分钟导引自救法】

十指梳头:从额前至后脑勺梳36次,刺激百会穴,缓解头痛;

揉腹和胃:掌心贴肚脐,顺时针揉腹至发热,促进肠胃蠕动;

脚趾抓地:赤脚踩地,用力抓握10秒/次×10组,刺激脾经,引火下行;

嗅觉安神:点燃艾条(距鼻10cm)深呼吸3次,模拟古人“焚香助眠”的智慧。

【科学原理】

梳头:激活头皮毛细血管,增加脑部血氧供应;

揉腹:科学原理:促进副交感神经兴奋,降低皮质醇水平;

脚趾抓地:科学原理:刺激足底反射区,平衡阴阳气血。

三、亥时(21-23点):卧具革命——从“马王堆药枕”到“祛湿安神枕”的千年迭代

马王堆药枕揭秘:花椒、佩兰、辛夷填芯,驱虫避秽,安神助眠。湖南湿热的气候,让古人早早领悟“卧具即药具”的道理。而现代人常用的化纤枕、记忆棉枕,反而成为湿气与尘螨的温床。

【自制“祛湿安神枕”配方】

主料:湖南艾叶(50%)、淡竹叶(30%)、荞麦壳(20%);

辅料:决明子100g(明目)、薰衣草干花50g(舒缓);

做法:将药材混合后装入棉布枕套,每周晾晒1次,防止霉变。

【选枕指南】

怕药味者:选荞麦壳枕(透气吸湿);

颈椎病患者:选黄豆枕(支撑颈椎生理曲度);

儿童:选决明子枕(清凉散热,预防痱子)。

四、子时(23点):强制断网——数字时代的“撤烛仪式”

《十问》第六问:“闭目定志,耳不闻淫声。”古人以“撤烛”切断光源,现代人则需“强制断网”——在23点设置手机自动关机,或佩戴防蓝光眼镜,模拟“黑暗环境”。

【科学数据冲击】

睡前1小时使用电子设备:褪黑素分泌减少22%,入睡时间延长30分钟;

连续3天熬夜刷手机:海马体体积缩小8%(影响记忆力);

“强制断网”实验:21天后,受试者深睡眠时长增加1.2小时。

【湖南人行动倡议】

22:30 启动“手机隔离模式”:将手机放在客厅,换用传统闹钟;

23:00 点燃艾条熏屋:驱散湿气,营造“子时朝息”的仪式感;

23:30 佩戴助眠仪:通过θ波引导,加速进入深睡眠状态。

“一夕不卧,百日不复。”当解放西路的灯光与马王堆的竹简形成跨越两千年的对话,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灵泛”(聪明),不是熬夜加班的“蛮干”,而是顺应生命节律的“智取”。今夜23点,请主动熄灭“数字烛火”,让子时的深度修复,扭转“湖南人睡不香”的标签。毕竟,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已写下答案——而这一次,科学为它盖上了认证的印章。

作者 湖南中医药大学陈子慧 赵远鹏 陈小平

美编 向佳欣

责编:郭芝桃

一审:郭芝桃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