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5岁女性超10%患乳腺纤维腺瘤!14岁少女因羞于就诊让肿块长到鸡蛋大​

    2025-08-08 13:39:09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8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胡米 汤雪)“临床上15-25岁女性乳腺纤维腺瘤检出率达10%-15%,这是青少年女性最高发的乳腺良性肿瘤。”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乳甲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歆春近日接诊的14岁患者王琳(化名)就是典型案例——因对乳房发育问题羞于启齿,患者拖延治疗一年,导致肿块从“黄豆”大小长到“鸡蛋”大小,最终需手术干预。

刘歆春特别指出,当前乳腺疾病发病呈现显著低龄化趋势,但家长认知不足与青少年就诊羞怯形成双重阻碍,致使多数患者错过黄金干预期。专家建议,青春期女性同样也需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黄豆”变“鸡蛋” 一场被拖延的求救

2024 年夏天,王琳洗澡时无意摸到乳头乳晕后方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硬块,她以为只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现象,当时羞于告诉父母。直到一年后,胸部肿块悄然长成“鸡蛋”大小,甚至开始隐隐作痛,才鼓起勇气告诉家人。

家人赶紧带着王琳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检查,结果考虑为乳腺纤维腺瘤,肿物直径已达3厘米,像一颗潜伏的“定时炸弹”压迫着乳腺组织。若再拖延,可能会影响乳管功能。所幸,在微创手术下,仅用30分钟便完整摘除肿瘤,术后2天王琳就重返了校园。

“这不是个例。近年来,乳腺外科门诊里像小琳这样的青少年患者越来越多。”刘歆春指出,高脂高糖饮食、环境激素暴露、学业压力增大及青春期发育提前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乳腺疾病“侵袭”年龄段明显前移。由于家长对“青春期乳腺问题”的认知盲区,以及孩子对身体变化的羞涩回避,许多像小琳这样的病例,从发现到就诊间隔了半年甚至更久。

早查早治 别让良性瘤“偷走”青少年健康

乳腺纤维腺瘤典型表现是乳房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地较韧,边界清晰,用手推动时能感觉到它“滑动”,通常没有疼痛或瘙痒感。

乳腺纤维腺瘤虽属良性,但也可能随着身体发育逐渐增大。若肿块直径超过3厘米,不仅增加微创手术难度,还可能压迫周围乳腺组织,影响乳房的正常发育。少数情况下,肿块的外观和手感可能与其他乳腺疾病混淆,需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

刘歆春强调,孩子要学会自查乳腺肿块:女孩初潮后应学习轻柔的乳房自检(月经后一周为佳)。站立对镜观察,双臂自然下垂、叉腰或高举过头,观察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凹陷或凸起,乳头有无内陷、分泌物及结痂;用指腹(非指尖),以中等力度按压,按螺旋形方向平行滑动触摸有无硬块,覆盖整个乳房(含腋下延伸区域)。

“乳腺纤维腺瘤极少恶变,但及时干预可避免肿瘤增大造成的乳房变形和心理负担。越早干预越能最大限度保护发育中乳房外观与功能。”刘歆春表示,青春期是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激素水平剧烈变化可能刺激纤维腺瘤生长。直径小于1厘米、生长缓慢的肿块,医生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变化;而当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生长速度较快,或出现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时,手术切除是更稳妥的选择。

责编:王璐

一审:王璐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