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8 11:47:42
从“青蓝相继”到“精技登峰”
——国网娄底供电公司以“业培评赛”锻造人才进阶之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8日讯(通讯员 欧阳俊 李铭明)近年来,国网娄底供电公司鲜明“崇尚技能、崇尚实干”导向,坚持以需定培、以考促学、以赛提质,在实训与实战的熔炉中淬炼队伍,在挑战与突破的赛道上点燃激情,以“业培评赛”为弦,奏响了一曲娄电铁军百炼成钢的奋进强音。
青蓝相继育英才——铺设员工成长快车道
“刚入职时面对复杂的设备和图纸,常常手足无措。是公司的‘双导师’制,让我迅速找准了方向。”谈及成长,该公司青年员工蔡湛感慨万千。
他口中的“双导师”,正是该公司匠心独运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每位新员工配备一名传授技术技能的专业导师和一名指引职业规划的思想导师。专业导师手把手传授设备原理、实操要领,成长导师则着眼长远,帮助规划发展路径,实现“技能”与“素养”双轮驱动。“双导师”制是该公司创新实施“薪火”工程的核心,通过优化师带徒三位一体考评方式,实施“徒弟成绩与师傅评价直接关联考评”,实现徒弟与师傅的双向奔赴。
该公司以“薪火”工程为依托,通过搭建“青训营”“青工夜校”“周末加油站”等培训平台,极大丰富培训模式,有力激发青年员工主动学的热情。突出地域特色,深度融合国藩文化与电力精神的“国藩”青训营便是其中一个闪亮的品牌。
(“国藩”青训营实操培训现场)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采取‘一月一培训,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评比’。”国网双峰县供电公司党委书记范彬介绍,“国藩”青训营聚焦核心业务技能提升,构建“幼苗”、“青苗”、“壮苗”进阶式培训体系,以25位劳模工匠组建为导师队伍,将培训嵌入日常。
2024年,退役士官李勇军入职永丰供电所,与所长王海明结为师徒。“师傅不单注重技能提升,更把对我的职业素养培养放在第一位。”李勇军如是说。
工作仅一年,李勇军便代表公司参加双峰县总工会举办的电力职工专业技能大赛。大赛筹备期间,由于白天工作繁忙,王海明便陪着李勇军在晚间加强技能练习。“只要投入心血,就会有所收获。这是师傅教给我的。”不断地强化练习、反复训练,最终,李勇军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配电线路工专业第一名。
这样的师徒,在该公司还有上百对。青蓝相继,薪火相传,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的精神,始终支撑着该公司在“人才强企”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该公司出台人才队伍建设十项措施等一系列人才培训培养制度方案,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牵头抓总、专业部门协同推进、基层单位落地生根”的四维联动工作格局。编制专业人才培养规划,描绘各专业、各层级人才发展路径图,重点针对入职5年内的新员工,按入职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量身定制成长规划,确保员工成长有方向、发展有通道。开发员工状态管理数字化平台,构建“三阶三维”量化评价模型,开展近5年入职青年员工能力状态评价,并进行纵横对比,使员工成长有了可视化、可量化的呈现。
自立攻坚砺锋芒——锻造自主实施硬实力
2025年4月26日18时,220千伏吉颜线成功送电,全省地市公司首次220千伏GIS设备解体检修自主实施在吉星变顺利竣工,标志着该公司核心业务自主实施领域再次实现新突破。本次220千伏GIS设备解体检修,该公司采取“预演+标准化+全程盯防”模式,实现高风险作业“零差错”、“零返工”,并且提前一天竣工送电,缩短五级电网风险时间,兼具技术突破与人才培养的双重意义。
面对电网技术飞速迭代与运维要求日益提升的挑战,该公司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核心业务自主实施,坚决破除对外部力量的过度依赖。在该公司,“核心业务自己干”绝非一句口号,而是已成为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公司大胆突破技术与经验瓶颈,精心策划组织实施数年未曾开展的110千伏主变更换和吊罩检修、110千伏线路杆塔组立等大型复杂项目,实现从“十年空白”到“零的突破”。
“自主实施让员工在‘干中学、学中干’,是提升一线班组核心技能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促使我们的班组队伍从‘看着干’转变为‘领着干’。”国网娄底变电检修公司经理姚建阁说道。
在姚建阁这位国网巾帼建功标兵的带领下,“自己干”在娄底变电检修公司已蔚然成风。该公司鼓励专家、工匠带徒,并充当班组培训主教练、自主实施领头羊,确保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成效。针对高频次、低难度业务,严格限制外包和零星用工,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做到日常检修“常动手”。聚焦高难度复杂作业,与电科院、设备厂家联合,开展“送出去、请进来”特训,并在实训基地开展全流程演练,做到复杂检修“敢动手”。
“只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才能端牢手中的饭碗。”面色黝黑的变电一次检修班班长陈雄文朴实地说。高温的炙烤使设备外壳都烫手,挥汗如雨的他衣裳早已湿透,但他仍一丝不苟地紧固着设备螺栓。
(大科变电实训基地110千伏主变吊罩实操现场)
该公司全面深化“战训一体”培训模式,聚焦业培一体精准谋划培训,采取班组提报-专业论证-公司审定的“三上三下”方式,精心编制年度核心业务自营和培训计划,实现培训与业务一体同步推进。聚焦战训融合拓展实训深度,将实训场地和作业现场作为技能练兵场,培养出85名能够独立承担高难度作业的技术骨干,38名员工熟练掌握110千伏组立杆塔核心技术。公司自主实施核心业务类型覆盖率达到98%,部分班组核心业务自主实施能力达到100%,彻底扭转生产技改大修项目依赖外包的局面。
为激励班组员工主动干,该公司坚持薪酬分配向一线倾斜原则,保持一线员工平均工资增幅高于管理人员工资增幅,并采取增加食堂经费、激励体检费,以及设置浮动薪档积分、浮动点值、偏远补助等措施,切实保障一线员工福利待遇。设置核心业务自主实施专项奖,重奖首创性、突破性以及显著节约人工成本的项目,极大激励班组技术攻坚热情。2025年又创新建立生产类项目定员与定额承包挂钩机制,使“挣定员、挣工资”理念深植一线。
精技笃行攀高峰——淬炼卓越匠心真本色
2024年12月,该公司员工杨金衡在全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职业技能竞赛(配电自动化专业)中获个人一等奖,助力省公司斩获团体一等奖,创省公司历史最佳成绩,其事迹在公司内网、视频号和公众号被广泛报道。
备战全国竞赛的120余天,是杨金衡职业生涯的“淬火炉”。为练就“人机合一”的操作手感,他在训练场反复练习到手指磨出血泡。“如今,这份追求极致的习惯已融入我的血脉,每一次设备检修、每一次参数设置,我都以‘竞赛标准’要求自己——一次做对,一次做好!”在该公司2025年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杨金衡坚定地说。
2022年才入职的杨金衡,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从“职场新兵”蜕变为“技术精兵”,他的成长经历,生动诠释了精技·笃行·攀高峰的内涵,而这也是该公司人才培养文化的底蕴。
该公司深谙“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将“崇尚技术、崇尚技能”内化为企业文化基因,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技术创新的星星之火,汇聚成驱动企业前行的燎原之势。
盛夏星城,热浪翻涌,却挡不住该公司训练场上比技艺、拼实力的滚滚热潮。2025年7月21日,为积极备战省公司技能竞赛,在方石输电培训基地,国网娄底输电检修公司以青年员工为主体的攻坚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无人机+三联丝杆及绞盘”技术,成功实施输电线路绝缘子串更换作业。
(“无人机+三联丝杆及绞盘”技术应用现场)
这项“黑科技”融合无人机技术、机械设计与智能控制,打造出一套全流程解决方案——用无人机代替人工完成最危险的攀爬绳装设,搭载智能设备实现远程验电和接电线装拆,不仅降低作业风险,还使作业效率提升一倍,为电网安全运行注入科技动能。
该公司建立起“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的良性机制,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钻技能、练硬功的热情,同时激励管理岗位青年员工向下扎根、“回炉”锻炼,青年员工主动挑担子、加任务,到一线去、当班组长,已成为青年员工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匠心筑梦终有成,银线生辉耀湘中。该公司以“业培评赛”为笔,饱蘸“自立、自主、自新”的浓墨,在湘中大地上奋力书写着人才队伍建设的精彩答卷,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新锐铁军”正以昂扬之势全新起航。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