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8 11:33: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8日讯(通讯员 彭芳君 吴宁 刘昱 张冠楠)近日,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青囊育禾” 志愿服务队在衡阳县大安乡开展系列暑期实践活动,通过趣味教学为当地孩子带来生命科学启蒙与急救知识课程。
志愿者将课堂变身为 “人体探索馆”。以 “用什么呼吸”“食物去了哪里” 等趣味问题开场,孩子们踊跃作答。志愿者图文并茂讲解心、肺、胃、肠、肝等器官功能与位置,引导孩子们在自己身上 “定位” 器官。每讲完一个器官,孩子们便拼接对应拼图模块,很快完成一幅完整人体器官拼图,小脸上满是自豪。
课上,志愿者以改编自《西游记》的科普动画导入急救课,可爱卡通形象瞬间吸引孩子们注意力。志愿者边示范边提问,细致讲解心肺复苏(CPR)的按压位置、力度及人工呼吸要领,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关键步骤。实操环节里,孩子们或跪或立在模拟人旁尝试,志愿者 “手把手” 纠正动作,提醒按压深度与节奏。讲解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时,志愿者以 “按压胸口为何能救人” 等问题引发讨论,演示训练机模型后,孩子们争相举手体验。
在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中,志愿者用瓶子模拟胸廓、吸管当气管、气球代表肺和膈肌,带孩子们搭建呼吸系统模型,借气球破裂的小意外深入讲解膈肌作用。实操环节,她提炼 “剪刀石头布” 口诀 ——“剪刀” 定位肋骨下缘、“石头” 握拳抵住点位、“布” 包裹拳头冲击,孩子们上台反复练习,动作从生疏到熟练,自信笑容渐显。
“或许这些知识他们现在还用不上,但多年后若能记起,关键时刻或许就能挽救一条生命。”志愿者表示,系列课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专业知识通俗化,不仅传递急救技能与健康知识,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责任、希望与探索科学的种子。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