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日报 2025-08-07 17:12:36
肖佩珊 曹萍
在湘南山区宜章县,有这样一位小学音乐教师:她曾在外市执教多年,却始终心系故土;她本可在城市发展,却选择回到乡村。
2014年,怀着回报桑梓的赤子之心,黄增兰回到宜章县,先后在宜章县浆水中心小学和宜章县芙蓉学校任教,用11年光阴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乡村教育乐章。
音乐启迪:让每个孩子找到自信的音符
“音乐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叩开心灵的钥匙。”这是黄增兰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教学生涯中,最令她自豪的不是获奖证书,而是一个个因音乐而重获自信的孩子。
学生谷志奇曾是个低头缩肩的害羞男孩,在一次音乐课上被黄增兰发掘出歌唱天赋,想重点培养。当家长质疑“耽误学习、不务正业”时,她用行动回应——利用休息时间免费辅导,并录制练习视频发给家长。半年后,谷志奇不仅学习成绩愈发优秀,性格也更加大方。当谷志奇站上艺术节领奖台,其母亲感慨:“是黄老师让我们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口风琴少年曾婷最初连琴键都不敢碰,黄增兰从单音教起,每天坚持陪练。如今,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能自信地站在全校师生面前演奏《小星星》。他在作文中写道:“黄老师让我明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首歌。”
在教育的园地里,黄增兰用音乐浇灌着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11年间,她指导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艺术比赛中获得名次。“音乐教育是直抵童心的艺术,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能在孩子心中播撒美的种子,每一次旋律的律动都能唤醒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爱心守护:做留守儿童的“校园妈妈”
在宜章县浆水中心小学,留守儿童占比超过60%。面对这些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黄增兰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校园里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李厚欲的故事最让人动容。这个父母离异后又被父亲“遗忘”的孩子,寒冬里穿着单薄校服独坐教室角落的模样,让黄增兰心疼不已。她化身“校园妈妈”,在李厚欲生日时,带着全班同学为他办惊喜派对。“生日歌响起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如今的李厚欲成绩名列前茅,性格开朗阳光。
对性格叛逆桀骜的学生,黄增兰始终怀着不灭的希望。黄始杰和徐晗曾是不少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对这样的孩子,黄增兰没有简单说教,而是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的世界,在她的耐心引导下,这两个孩子渐渐找回了学习的动力。“黄老师像姐姐一样关心我们,我们不想再让她失望。”徐晗说。
“每个留守儿童都有一颗需要温暖的心。”放学时分,总能看到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围着“黄妈妈”,分享一天的喜怒哀乐。这温馨的场景,正是黄增兰用爱心浇灌出的最美和声。
创新教学:让艺术之光照亮乡村课堂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黄增兰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2020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宜章县芙蓉学校,当时师资紧缺,校长把她当“把关教师”,她任教的语文、道法课成绩排年级第一,当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她用音乐点醒孩子的心智,创新推出“快乐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将枯燥的乐理知识融入游戏互动,在教室里搭建梦想小舞台,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她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学生们在音乐实践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其教学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家、省级教育媒体刊发,并获得多项县级以上荣誉表彰。2024年获评宜章县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考核评优,并被县政府嘉奖。
作为学校少先队辅导员,黄增兰将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她组建的合唱团,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从选曲排练到登台演出,她手把手指导,让普通孩子也能享受专业艺术教育。在她的带领下,合唱团先后在校级、县级文艺汇演上获得荣誉。
“让每个孩子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自信。”这个朴实的理想,正在乡土上生根发芽,化作孩子们的笑脸、校园的歌声,更化作乡村振兴路上最动人的教育乐章。
责编:梁可庭
一审:梁可庭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郴州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