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6 10:25:05
清晨七点,新化三中校园还沉浸在薄雾抚摸的宁静中,陈德元老师的身影早已穿梭于空旷的教学楼走廊之间。他熟练地打开一间间教室的多媒体讲台,逐一检查一体机、中控设备运转——这是属于他的无声晨课。从清晨校园第一缕微光初露,到深夜机房灯火通明如昼,陈德元在新化三中这片教育园地里,以技术为犁铧,默默耕耘,十年一日,成为师生心中一道照亮知识传输之路的恒久光芒。
三尺讲台,编织数字梦想
走进陈德元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堂,震动鼓膜的是键盘的敲击声,这敲击声如同青春脉搏的鼓点,与学生知识增长的步伐同频共振。陈老师上信息技术课,从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的简单复述,往往用鲜活的案例为枯燥的代码注入灵魂。
他指导高二学生用Python编写“校园天气小助手”,带领高一学生用数据可视化讲述“家乡十年变迁的故事”。他深知,在县城的高中,每一次与前沿技术的接触,都可能点燃一个少年关于未来的想象。
他指导视创小组进行“红色微电影”拍摄剪辑等,评审结束之日,小组首次为学校捧回了县红色微电影一等奖证书。学生紧握奖状激动地说:“陈老师,数码真的能改变世界!”听到学生的感言,他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这泪光,是岁月对坚守者最珍贵的馈赠。
设备深处,无声守护每一堂课
“陈老师,三班电子屏突然蓝屏了!”“陈老师,机房学生机5号启动不了!”这样的紧急呼叫,是陈德元工作的背景声音。全校80间教室的多媒体设备、4个计算机教室的200余台电脑,构成了他庞大的责任系统。
全县公开课直播前夜,核心交换机突发故障,整栋教学楼网络瘫痪。时间紧迫,他伏在地板上连续排查数小时,汗水浸透了工装。终于在凌晨三点,他让信号灯重新规律闪烁。
校长感慨道:“陈老师就是学校的‘数字消防员’,有他在,任何技术故障都能及时排除,耽误不了一分钟的教学。”
看看陈老师沾满灰尘的手与布满血丝的眼睛,全校师生知道,他就是校园信息高速路畅通无阻最有力的保障。
数据洪流里,精准锚定信息坐标
当教学楼的灯光次第熄灭,陈老师办公室的屏幕依然亮着——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此交汇。
每一条信息录入,每一次数据校验,每一份报表生成,都关乎学生的前途。他视数据如生命,为了核实一个转学生学籍的准确归属,他曾连续三天协调三地。为核查学考报名信息,他向教育部门追踪档案,保障学考报名零差错,反复核验1600多名考生信息,直至深夜,直至熬红眼睛。
一名学生信息不符,家长十分焦急。陈老师从源头查起,终于找出出错环节,及时更正了信息,家长紧握他的手连声道谢。看到家长如释重负的表情,他深知自己守护的不只是字节与字符,更是孩子们未来的通行证。
荣誉背后,浸润着热爱与坚守
这些年来,陈老师连续五年获评“县教育系统优秀信息管理员”,多次当选校“优秀教师”与“师德标兵”。这些荣誉在他的办公桌上安静陈列,如同他沉默的勋章。
有人问陈老师:“为什么十年如一日甘居幕后?”他凝视着屏幕上流动的校园监控画面,声音温和而坚定:“每当看到老师因设备顺畅而激情授课,看到学生因系统稳定而专注学习,看到数据因精准无误而托举起他们的梦想,所有的琐碎与辛劳,感觉都有了沉甸甸的意义。信息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它是我们托举教育、托举未来的温暖力量。”
陈老师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平凡的日复一日中,以技术为笔,以责任为墨,在新化三中教育的底稿上,清晰书写着信息时代一位师者的担当。他让知识的光纤更畅通,让成长的坐标更清晰,在数字洪流中为无数年轻梦想筑起坚实的堤岸。
责编:陈方
一审:陈方
二审:印奕帆
三审:田从梅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