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看衡阳丨新能源产业激战全球,衡阳“新三样”出口何以猛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5 17:42:46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曦

近日记者从衡阳海关获悉,1至6月,衡阳市“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2亿元,同比增长55.7%。其中,锂离子蓄电池产品出口1.5亿元,同比增长78%;电动汽车产品出口0.5亿元,同比增长17.5%。

在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衡阳何以凭借“新三样”突围,实现区域经济新增长,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经济转型的标杆。记者认为,这一现象背后,是技术创新、优化服务与产业生态构建的三重驱动,更是衡阳在新能源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的深层密码。

衡阳海关入企指导

“跟跑”到“领跑”的技术突围

衡阳“新三样”出口的爆发式增长,本质上是本土企业以技术革新打破国际市场壁垒的必然结果。

位于衡阳高新区的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用一颗自主研发的“1.5万转高速电机”,首创“一机四控”集成控制器,构建全球售后网络,出口额增长近3倍,成功叩开30国市场大门。

衡阳酷派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地锂电池生产的骨干企业,凭借100多款达到国际先进技术参数的锂电池产品站稳市场,其90%的产品远销海外。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出口锂离子蓄电池8000万元,同比增长92%。

这些案例无不说明,在新能源领域,技术标准就是市场准入证。而衡阳企业已从“代工生产”转向“技术输出”,以核心专利构建国际竞争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衡阳并未局限于单一产品创新,而是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技术集群突破。

近日,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货值1.1亿元的7台变压器,通过海运顺利抵达德国。

作为国家火炬计划输变电装备产业基地,衡阳特高压输变电装备产业集群汇聚225家上下游企业,涵盖智能电网、储能电站、光伏等全链条。产业链集聚有效推动技术协同,让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吸引世界各地订单纷至沓来。

这种“链式创新”模式,正是衡阳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优势之一。

“衡阳造”全球最大规模真空环保GIS

“优化服务”到“生态构建”的体系化支持

为助力“新三样”出海,衡阳海关开展“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点对点”信息推送渠道,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国际贸易规则变化,有效规避贸易壁垒风险。

同时,通过推行“提前申报+预约查验”通关模式,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提升物流效率。此外,原产地证书办理流程进一步精简,整体办理时限缩短30%以上,显著降低企业时间与成本负担。

这些举措看似只是服务细节的优化,实则构建了企业出海的全流程支持体系。它不仅解决了“出口难”问题,更让企业能专注技术研发与市场开拓。

更深远的是,衡阳将政策支持从海关服务延伸至产业转型全局——

以成功申报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纵深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引导行业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坚持招引新增、原地倍增“两增并举”,大力扶持优质存量企业扩产扩能、转型升级。今年,衡阳市新能源产业在建重大项目33个,计划总投资219亿元。

更关键的是,衡阳将新能源产业与输变电装备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深度绑定,构建“新能源+智能电网”的交叉产业集群。

今年前5个月,衡阳市新能源产业产值150.4亿元、同比增长9.75%的数据背后,是光伏、储能与特高压技术的协同创新。这种“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生态化路径,使衡阳在新能源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衡阳“新三样”的成长实践证明,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内陆城市同样能以技术创新为矛、以产业生态为盾,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关键席位。

责编:唐曦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