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5 17:06:0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5日讯(通讯员 王玖华 贺琳)7月27日,双峰县锁石镇“一村一品一主播”大赛现场,36位选手登台竞技,各展风采。其中,双牌村王江波带来的非遗乔饼、辣酱等传承特产,与景星村王听推介的山泉生态牛羊,凭借鲜明特色格外引人注目。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两位亮眼选手竟是来自双牌村普通农户家庭的亲姐妹,她们用实干在乡村振兴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守艺拓市,农特产品香飘四方
“父母生了我们三姐妹,我留在家中,一来照料老人,二来把家里的手艺传下去。”王江波笑着道出坚守初心。
多年来,她潜心钻研父母传承的农特产品制作技艺,将乔饼、豆豉、辣酱等农家风味不断打磨升级。如今,她家的乔饼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品牌名片,年产量达数千斤;豆豉、辣酱等特产更是因色香味全、绿色环保,成了市场抢手货。
走进王江波家中,浓郁的乡土香气扑面而来。墙上挂着腊味、地上摆着坛坛罐罐、院内晒着辣酱,宛如一座小型农特产品展览馆与加工坊。
“家里有豆豉、干鱼、腊肉等20多种农特产品,全是自家生产加工,吃着健康放心。”王江波边翻晒辣酱边介绍,家中农特产品四季不断档,品类丰富能满足多样需求。
靠着这门“手艺活”,王江波一家日子越过越红火。每年种植2亩辣椒、豆角,收购红辣椒和豆角4000多斤;繁忙时节需请20多位乡邻帮忙,全家6口人围着农特产产业链连轴转。随着技术日益精湛、名气持续扩大,借助电商平台拓展线上线下渠道,这些农家特产不仅走进全国各地市场,更远销缅甸、越南等国家,年销售收入近100万元。
生态养殖,山谷奏响致富乐章
与姐姐坚守农特传承不同,嫁到景星村的妹妹王听,则在山间闯出了生态养殖的致富路。走进王听家屋后的山谷,两栋牛羊场矗立山间,牛哞羊咩交织成欢快的“田园交响曲”,为寂静山谷注入蓬勃生机。
“2018年之前,两个孩子缠身啥也干不成。后来孩子交给老人带,我和丈夫就商量着搞养殖。”今年35岁的王听,黑里透红的脸庞透着干练。她和丈夫赵献平东拼西凑资金,从周边乡镇购入100多头小羊建起羊舍,开启养殖创业路。2024年9月,又从全县各乡镇购进100多头本地黄牛和黑牛,在屋后山上扩建牛场,形成“边繁殖、边宰杀、边出售”的三步循环养殖模式。
如今,王听的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存栏成年羊200多头、牛100多头,在金紫峰村新建的牛场还饲养着100多头黑牛,聘请专人照料。“牛羊喝山泉水、吃嫩青草、喂深加工粗粮,肉质鲜嫩可口。”景星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泉赞不绝口,每到节假日都是销售旺季,产品销往衡阳、长沙等地供不应求,日均进账数千元,“她真是女中强人,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巾帼力量。”
谈及未来,王听眼神坚定:“先把账还清,再慢慢扩大规模,把产业做大做强,为家乡发展添把力。”
在锁石镇的乡村振兴画卷中,王江波、王听姐妹用勤劳与智慧诠释着新时代巾帼担当,她们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乡亲扎根乡土、干事创业,共同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责编:王美慧
一审:王美慧
二审:肖洋桂
三审:周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