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科技馆|转动惯量:藏在轮子里的“旋转密码”

    2025-08-05 16:30:51

湖南省科学技术馆 夏小寒

在科技馆的“数理启迪”展区,两个看似相同的轮子正进行一场“速度对决”:一个轮子的质量集中在边缘,像自行车轮毂;另一个则像实心圆盘,质量集中在中心。当它们同时从斜坡滚下时,边缘有重量的轮子总是慢半拍。这背后的“幕后推手”,正是物理学中的“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旋转物体的“惯性盾牌”

转动惯量是物体抵抗旋转状态改变的“盾牌”。就像质量越大越难推动一样,转动惯量越大,物体越难加速或减速旋转。它的计算公式是:每个质量微元与转轴距离的平方乘以质量,再对所有微元求和。简单来说,质量离转轴越远,转动惯量就越大。

科技馆里的“速度实验”

科技馆的互动展项完美还原了这一原理。当两个质量相同的轮子从斜坡滚下时:

边缘有重量的轮子:质量分布在四周,转动惯量大,需要更大的力矩才能改变其旋转状态,因此启动慢、停止也慢。

中心有重量的轮子:质量靠近转轴,转动惯量小,力矩作用更直接,启动和停止都更迅速。

生活中的“转动惯量”

这一原理在科技领域无处不在:

飞轮设计:发动机飞轮将质量集中在边缘,利用大转动惯量储存能量,使运转更平稳。

卫星姿态控制:卫星通过调整内部质量分布,改变转动惯量,从而精准控制旋转方向。

舞蹈表演:舞者收紧手臂时转动惯量减小,旋转速度加快;张开手臂时则相反。

下次参观科技馆时,不妨亲手转动这两个轮子,感受转动惯量的“魔力”。它不仅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更是理解旋转世界的钥匙!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