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学子创新心理课堂润童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8-01 16:25: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日讯(通讯员 罗浩 陈海香)拼图协作、彩绘心声、密信传情……近日,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青春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带着精心设计的心理拓展活动走进常宁市宜阳小学,用创意与温情为孩子们的心灵成长注入阳光能量。

孩子们正在合作完成拼图

在“心理拼图”挑战区,孩子们围坐成圈,争相举起彩色碎片。“这块蓝色应该放这里!”“别急,我们一起找找规律!”。原本零散的图块,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与尝试中逐渐显现轮廓。当最后一块拼图归位,一幅山水画卷完整呈现,教室里爆发出胜利的欢呼。志愿者适时引导:“看,每个人手里的碎片都很重要。成长的难题就像拼图,只要愿意沟通合作,总会拼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心灵绘扇”区,画笔与宣纸摩擦出沙沙轻响,有孩子用力涂抹大片金黄,“这是妈妈回家时太阳照进窗子的颜色”;有女孩细细勾勒一群飞鸟,“我想像它们一样自由”;更有男孩画满整扇的绿色小人,“这是全班同学手拉手”……当一幅幅承载心事的画作被举起分享“原来你也怕黑!”“我妈妈也常年在外面打工……”童言稚语中,共鸣悄然滋生。

最令人动容的是角落那棵静静伫立的“心灵树洞”。孩子们排着队,将写满心事的纸条郑重投入树洞信箱——“怕毕业后再也见不到好朋友”“考试总紧张得手抖”“希望爸爸少喝点酒”……志愿者化身“树洞精灵”,在灯下逐字阅读,提笔回信:“离别是为遇见更广阔的世界”“紧张时试试深呼吸,你比想象中强大”“爸爸一定很爱你,试试和他聊聊”……当回信带着温度交还到小主人手中,有孩子攥紧纸条躲到角落细读,有女孩抱住志愿者轻声说“谢谢”。

志愿者为孩子们分发活动材料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灌输道理,而是创造被看见、被倾听、被理解的安全空间。”团队负责人陈海香说,这场心理成长课堂,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的心理知识变得可触可感。孩子们在协作中学会共情,在创作中释放情绪,在倾诉中获得支持释。

责编:周怡然

一审:周怡然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