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功高德亦高,补授上将军衔

  《文萃报》   2025-08-01 15:41:27

1904年,李聚奎(原名李新喜),诞生于湖南安化(今涟源)县。他一生征战,为新中国成立立下赫赫战功,1995年离世,刘华清赞其“功高德亦高,楷模昭后人”。

两次活捉敌师长

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敌前线总指挥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孤军冒进。时任红九师二十七团团长的李聚奎,率部从山沟猛冲而出,与兄弟部队配合,迅速消灭戴岳旅及增援团。随后直逼第十八师师部,此时他右大腿中弹,鲜血直流,却坚持不下火线,师政委朱良才强令他疗伤,他才离开,还建议让预备队上。最终,此役全歼敌军9000余人,活捉张辉瓒。

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敌军五十二师和一个旅集结大龙圩。时任红九师师长的李聚奎,果断率部直插敌师部,令机枪连与步兵连一同冲锋,仅40分钟,就以伤亡46人的代价,全歼敌军3000人,活捉敌师长李明。聂荣臻激动高呼 :“红军万岁!”

长征开路立奇功

1934年11月长征时,中央红军处境危急。时任红一师师长的李聚奎,突然接到开路任务,他亲率第三团急行军,途中遇到毛泽东、周恩来,受领详细任务后继续前进。毛泽东赞其“是个开路先锋的角色”。最终,他率部突破敌第三道封锁线,攻占宜章县城。

后续长征中,李聚奎率红一师突破潇水、鏖战湘江、抢渡乌江、攻下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时,他率部一天一夜冒雨行军70多公里,控制安顺场河段,命红一团组织渡河奋勇队,17名勇士强渡成功,为红军过河创造条件。周恩来称赞红一团为“天下第一团”,杨得志称“都是李师长领导有方”。

千里行乞寻党路

长征会师后,李聚奎任西路军第九军参谋长。1936年11月,西路军遭“马家军”疯狂进攻。李聚奎参与多场战斗,在梨园口战役中率部殊死抵抗,协助军长带出官兵。但西路军最终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马家军”在河西走廊地毯式搜索红军,李聚奎决心找党找红军。他拆枪换衣扮成叫花子,踏上征途。近两个月里,他风餐露宿,躲过三次搜捕,靠讨饭棍、干粮袋、指北针,凭着对党的忠诚,终于找到党中央。毛泽东大手一挥:“你是虽败犹荣!”

抗美援朝保后勤

朝鲜战争爆发,李聚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他迅速组建机构、筹备物资,第一次战役前就将大批物资运过鸭绿江。

战争初期,敌空军轰炸我后勤运输线,物资运达率低。李聚奎建议建立防空哨,使汽车损失大幅减少,运输效率提高。针对前线用餐难题,他提出将炒面作为野战食品,后方群众踊跃炒面,前方官兵英勇作战。洪学智说:“没有炒面,就解决不了部队物资保障。”

1955年7月,李聚奎由于任石油工业部第一任部长,未参加授衔,1958年2月任总后勤部政委补授军衔时,他“就低不就高”,尽显崇高豁达胸怀,最终被补授上将军衔。

《文萃报》3474期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编:罗嘉凌

一审:黄帝子

二审:苏露锋

三审:范彬

来源:《文萃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