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是北斗人》,感北斗精神之光

    2025-08-01 13:23:43


刘艳冰

在教育的征程中,我们总是不断探寻能给予学生精神滋养的佳作,《我是北斗人》便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纪实文学。它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徐徐展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艰难起步到全球闪耀的辉煌历程,也让我们得以深切领略北斗人那熠熠生辉的精神品质。读完之后,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书中的点点滴滴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

北斗人的自主创新精神,宛如一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中国卫星导航事业前行的漫漫征途。回溯北斗建设的起始阶段,我国在这一领域可谓是一穷二白,技术储备极度匮乏,西方强国又对关键技术实施严密封锁,试图将我们困于发展的泥淖之中。然而,北斗人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毅然决然地踏上自主创新之路。陈芳允院士高瞻远瞩,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双星定位系统”方案,为北斗系统的搭建勾勒出了最初的宏伟蓝图;北斗科研团队更是大胆突破常规思维,精心设计出独特的星间链路。正是凭借着这种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北斗系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质的飞跃,成功跻身世界卫星导航技术的前沿阵地。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创新的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开放融合精神,则充分彰显了北斗人广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怀。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下,开放合作已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北斗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积极投身国际合作,在与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协调等诸多合作项目中,努力寻求发展机遇,为北斗系统的国际化进程不懈拼搏。这种开放融合的理念,不仅让北斗系统得以汲取全球智慧,不断完善自身性能,更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用户,成为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导他们尊重不同文化、接纳多元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分享、学会成长,为未来更好地融入多元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万众一心的团结协作精神,是北斗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强大基石。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无疑是一项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的超级工程,它涉及到众多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协同作战。在这个庞大的工程体系中,无论是声名赫赫的“两弹一星”元勋,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科研工作者;无论是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技术骨干,还是在后方提供保障支持的工作人员,大家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孙家栋院士勇挑北斗一号总设计师的重担,引领团队稳步前行;测绘专家谭述森临近退休之际,仍坚守岗位,在简陋的铁皮屋里完成总体设计;无数年轻的科研人员更是无私奉献,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挥洒在北斗事业中。他们的团结协作,汇聚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推动着北斗系统建设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在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开展集体竞赛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身优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团队目标而奋力拼搏。

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北斗人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强大动力源泉。北斗人从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始终以严苛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技术研发上追求极致的精度和可靠性,在系统建设上力求尽善尽美,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最优质、最稳定、最可靠的服务。从北斗一号实现国土覆盖,到北斗二号拓展至亚太区域,再到北斗三号成功覆盖全球,每一个阶段的跨越,都凝聚着北斗人对卓越的执着追求。他们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永不止步的进取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卫星导航奇迹。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要大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我是北斗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纪实文学,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刻精神内涵的教育读本。北斗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与具体体现,它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养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栋梁的神圣使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将北斗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以北斗精神为指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激励学生努力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追求卓越品质的时代新人。同时,北斗人的奋斗历程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初心与决心,我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教育,为祖国培育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作者为邢台市第一实验小学教师




责编:黄煌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