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普兵 2025-08-01 08:49:41
7月30日,清晨的迎丰路上车流有序,智能信号灯精准调控;午后的红星北路上,居民漫步在整洁的人行道上;傍晚的湖天大道,归家车流平稳穿梭……三条道路的鲜活图景,正是怀化城区主次干道全面升级的生动缩影。如今的怀化,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道路网络不仅更畅通、更智能,更成为串联民生幸福与城市发展的“黄金纽带”。
(宽敞的湖天北大道。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摄)
街巷焕彩:见证全城道路升级实效
迎丰中路部分路段的拓宽升级,是怀化主干道提质的标杆——从四车道扩展为双向六车道,配套绿化隔离带与慢行系统,通行效率提升40%的同时,更成为兼具景观与功能的城市主轴。这种“拓容+提质”的模式,已全面覆盖城区主要干道:雪峰路、舞阳大道等主干道纷纷完成拓宽改造,货车、客车、私家车“各行其道”成为常态。
红星北路的“微改造”则诠释了景观道路的蜕变逻辑。这条曾因路面破损、绿植杂乱被居民忽视的路段,如今沥青路面平整如新,两侧补种了桂花、紫薇等景观树,人行道铺设了防滑透水砖,每隔百米就有一处小型休憩平台。改造时特意保留的几棵老樟树,成了居民下棋、聊天的“天然凉亭”。这样的风景升级,正延伸到城区多条支路,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日常。
湖天大道作为连接商业区、居民区的“枢纽路”,其双向八车道设计与智能交通系统,展现了怀化对交通“主动脉”的系统打造。如今,这样的“高效通道”已形成网络:城东的天星路、河西的滨江路等,共同构建起“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通勤圈”的通行格局。
全域焕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在怀化,道路升级早已超越“修修补补”的范畴,形成“主干道畅行、次干道联动、小巷道便民”的全域格局。数据显示,2023至2024年,城区累计改造主次干道23条、背街小巷310余条,智能交通覆盖路口超80个,通行效率平均提升50%以上。
(市民李先生为城区宽敞干净的道路点赞。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 摄)
“以前从城北到城南,绕路加堵车得1小时,现在走迎丰路转湖天大道,25分钟就到。”市民李先生的体验,道出了全域升级的实效。更贴心的是细节:主次干道增设非机动车道,背街小巷保留便民设施,老旧小区周边划设临时停车位……道路不仅是通行载体,更成为城市温度的体现。
路通景美:交通升级激活城市活力
道路的蝶变,正悄然改变着怀化的城市肌理。湖天大道和迎丰路沿线,商业综合体、写字楼拔地而起,成为新的城市商圈;红星北路因风景宜人,成了市民晨练、遛弯的热门地,每到周末,沿途的休憩平台上满是带孩子玩耍的家庭。
“以前饭后散步得绕远路,现在家门口这条路就是‘小公园’,每天走两圈,心情都舒畅。”家住红星北路附近的彭大爷说。这种变化,正是怀化“以路兴城”的生动写照——当每条路都连着畅通与风景,整座城市便充满了向新而行的活力。
从迎丰路的车水马龙到红星北路的步步皆景,从湖天大道的快速通行到全城道路的协同升级,怀化用一条条“舒心路”“放心路”,勾勒出一座城市的发展加速度,更铺就了市民的幸福生活底色。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普兵)
责编:黄欣然
一审:易鑫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