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室④|起点何曾限远方

  科教新报   2025-07-31 09:56:36

“从中职到北大要几步?”资勤用八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她从职校起步,通过高考进入华南农业大学,最终在2025年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录取。这条“不太可能”的路,因为她的坚持与奋斗,被她一步步走了出来。

据人民日报)

在有关教育成长路径的讨论中,公众常常关注“起点背景”与“成长机会”之间的关系现实中,职业教育存在社会认同感不足、升学路径不清晰、发展通道受限等问题许多人将“分流”视为“掉队”,对职校生存在刻板印象。而资勤的故事正是对这一固有认知的有力颠覆以非凡的韧性突破了传统升学路径对“职校生”的限制证明职校生同样拥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能力与权利通过努力依然能够在多元的教育通道中打开向上的可能性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职教高考”制度逐步完善允许中职毕业生通过多种途径升学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再到鼓励高校探索“中高本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一系列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政策落地,为职校学生拓了成长通道。正是这些制度性的铺垫,让资勤们的成长路径变得清晰也让越来越多类似的案例不断涌现。中职不再意味着“断档”,而是另一种类型教育的起点是教育公平内涵不断深化的表现——从“起点公平”迈向“过程公平”“机会公平”。

因此,我们更应关注如何让类似的故事成为常态如何让这类成功不再“难得一见”一方面,制度建设要继续向“打通壁垒”发力,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拓宽升学路径,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更加多元且可持续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社会观念也应同进步尊重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逻辑,理解每一条成长路径的合理性,打破对中职教育的误解些举措不仅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坚定回应,也是对未来社会整体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有力支持。

我们期待,这样的励志故事不再被视作罕见的“新闻”,是能自然地融入到更多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之中既是一笔寻常的成长印记,也是公平、包容、多元教育图景中的一抹亮色。


策划:黄维

摄制:龙力

主持:李欣鸽(实习)

撰稿:顾文思怡(实习)

编辑:胡荧 喻思恩(实习)

支持单位: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理工大学


相关阅读:

教育观察室①|福耀科技大学为何成为高分考生新宠

教育观察室②|以爱与责任为笔,绘就乡村教育新画卷

教育观察室③|大学生上技师班,何以技能护航未来?

责编:胡荧

一审:胡荧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