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0 21:59:10
通讯员高正如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振亚
暑假期间,“孩子谁来管”成为困扰许多家庭的难题。今年暑期以来,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各级各有关单位,广泛动员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暑期托管志愿服务从“解燃眉之急”向“助成长赋能”升级,为万千家庭撑起一片安心的夏日晴空。
靶向服务破解“看护难”
“以前农忙时只能把娃锁在家里,现在托管班就在村部,孩子写完作业还能学画画,我们干活都踏实!”衡东县洣水镇大山村村民丁柳升的感慨,道出了衡阳暑期托管志愿服务的初心。针对不同群体的“急难愁盼”,衡阳从实际需求出发,精准对接、靶向服务,让“看护难”不再成为家庭负担。
衡阳志愿者陪伴孩子,守护暑假
对于农村家庭,尤其是留守儿童群体,耒阳市导子镇洞中村的免费托管班成为“及时雨”。选调生陈娅伶利用下班时间开办托管班,每周一至周四晚7:30至8:30准时开课,在她的带动下,很快吸引了在校教师、高考毕业生、高校学生等纷纷加入志愿队伍,轮流为孩子们答疑解惑,解决了在外家长看护难题。在衡东县洣水镇大山村,“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学业辅导、篮球教学等课程,让孩子们在假期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兴趣,家长们直言“孩子有人管,学业有保障,我们干活更踏实了”。
针对新就业群体,衡南县委社会工作部推出“‘新’心向荣相伴成长”托管班,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群体的子女提供安全教育、手工制作等服务。快递员周洋感慨:“知道孩子在这里学得开心、玩得安全,我跑单都更有劲头。”衡阳县明翰社区则整合党群服务中心资源,创新“返乡大学生+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模式,让新就业群体子女感受到社会关怀。
新就业群体子女托管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子女感受到社会关怀
双职工家庭的“带娃难”同样得到关注。衡阳县元培学校托管班开设绘本阅读、游泳、国学等课程,衡东县吴集镇公益夏令营通过分班教学和多样化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收获成长。雁峰区、珠晖区等地的职工子女托管班,更是精准对接企事业单位需求,托管时间与职工上下班时间同步,切实解决了“看好娃”与“上好班”的矛盾。
从“看娃”到“赋能”跨越
“不是简单看娃,是让娃长本事呢!”衡山县萱洲镇的非遗课堂上,10岁的李家伊小朋友举着自己刻的皮影,兴奋地让它在灯光下“跳舞”。这个夏天,衡阳的志愿服务托管班悄悄变了样—从“一张课桌”变成了装着知识、欢笑与成长的“魔法盒”。
课程设计走向多元融合。在衡山县萱洲镇“七彩假期”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刘武阳与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制作皮影,一凿一锉间触摸传统文化温度;中南大学志愿服务者组织的“湿地探秘”课程,让孩子们在观察飞羽灵动中树立生态意识;恒岳重钢的AI智学系统通过分析学习数据,为每个孩子生成个性化习题,让学习更有效率。
暑假托管班课程丰富多彩
体育与艺术教育也成为托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衡东县洣水镇的“七彩假期”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开展篮球训练;衡阳县元培学校的托管班开设游泳、绘画等课程;珠晖区爱心托管班设置奥尔夫音乐、体育锻炼等内容,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
红色文化、国防教育、法治启蒙、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等内容也被深度融入。在祁东县开展的“情暖童心”七彩假期活动中,退休老干部为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子女讲述红色故事,通过生动宣讲、历史图片和互动问答,激发孩子们爱国情怀。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赴祁东县蒋家桥镇小坪村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通过历史影像、装备展示和互动讨论,让乡村儿童铭记历史,增强国防意识。湖南农业大学志愿者在衡东县白莲镇开设法治启蒙课,通过情景剧普及法律知识,播撒法治种子,同时,“知心姐姐信箱”环节关注心理健康,解答孩子们关于“社交恐惧”“学习压力”“手机依赖”等成长困惑。衡南县妇联、县人民检察院在县楚涵培训学校联合开展“爱心妈妈+知心姐姐”暑期关爱活动,通过“法律转转乐”的趣味互动、安全演练及心理绘画体验,帮助孩子们学习自我保护技能与情绪管理,培养阳光心态。
凝聚合力让温暖持续
“托管服务能否走得远,靠的是众人拾柴。” 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正为暑期托管搭建起长效保障的 “四梁八柱”。
资源整合让服务更“给力”。衡阳市总工会将爱心托管纳入 “为民办实事” 清单,设立专项补贴,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自办托管班,目前已有 32 家单位受益;共青团衡阳市委依托 “七彩假期” 项目,组建 7 支专业服务队,计划配送 1600 余课时课程,涵盖学业辅导、兴趣培养等 12 类内容;恒岳重钢开放 “职工之家” 的阅览室、乒乓球馆,让企业资源变成托管 “硬件”,“既担起了社会责任,也让职工更有归属感”,企业负责人说。
“公璞乡行・法筑振兴” 服务队带来专业法治课
多元参与让服务更“鲜活”。湖南农业大学 “公璞乡行・法筑振兴” 服务队带来专业法治课,中南大学 “统心同行” 实践队开展生态教育,衡阳师范学院“寸草心计划”实践团深耕国防教育——高校学子带着专业知识走进乡村,既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也让自己在实践中成长。祁东县妇联的“爱心妈妈 + 知心姐姐”活动、珠晖区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则动员了医生、教师、社工等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有人教画画,有人讲安全,孩子们就像被好多人疼着”,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这个夏天,“爱心陪护”的故事仍在继续,而这份“暑”实精彩的温暖,终将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珍贵记忆。
责编:王振亚
一审:王振亚
二审:王文隆
三审:邹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