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7-30 11:41:04
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书记 江涛
龙升社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结合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搬迁来自全县18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966户3742人,汇聚了苗族、汉族、侗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哈尼族、仡佬族等8个民族,是湖南省第四大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20年12月社区966户搬迁户全部脱贫。目前,社区有两委干部9名,党员37名,驻社区工作队1支,是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对口帮扶重点社区。2019年以来,龙升社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聚焦“三个坚持”,推动社区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和美发展之路。龙升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湖南省文明社区、怀化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国家省市荣誉24项,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高度点赞。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党建引领,共建“互嵌式”新社区
鉴于龙升社区的搬迁户来自全县18个乡镇,涉及人口多、范围广,彼此陌生、缺乏归属感,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龙升社区后续工作提升领导小组,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互嵌共建,确保搬迁群众过得放心、安心、舒心。一是实现社区党建互嵌。搬迁点设置在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搬迁群众搬到哪里支部堡垒就建到哪里。2019年7月,成立龙升社区党支部委员会,将30多名党员关系统一转入,通过支部大会选举支部书记1名、委员3名,支部下设9个党小组,负责社区日常党建管理工作。加强阵地建设,设立了红色讲堂、党建活动室、党建服务窗口,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次党日活动、一次党员慰问、一次健康义诊、一次志愿活动、一次爱国教育,党员群众互嵌共建、其乐融融。二是实现社区治理互嵌。龙升社区坚持“小网格大治理”,科学设置网格,精准建立台账,合理划定层级,以“四支队伍”(联社区县领导、包社区镇干部、驻社区工作队、社区两委)为基础,设立了9个网格,明确了9名网格长、34名楼栋长,1个网格对应3-4个楼栋搬迁户。通过科学设置网格,确保资源在网格上聚集,工作在网格上联动,任务在网格上落实。龙升社区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示范性社区”,被湖南省评为“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三是实现社区服务互嵌。坚持把服务群众工作做到心坎上,搭建起民族团结“连心桥”。龙升社区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解决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消除搬迁户“后顾之忧”。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成了社区小学、幼儿园、卫生室等;设立公交站台,开通了社区至县城公交线。强化综合保障服务,开设了龙升社区“四点半”课堂,抓好“微菜园”建设,引进了物业公司进驻,对搬迁户物业费实行合理减免;畅通便民服务渠道,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少儿活动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平价超市购物中心,方便群众咨询政策、保健养生、休闲娱乐,增进了民族团结。
二、坚持全面发展,共搭“增收式”新平台
龙升社区通过“两区共建”、“园区共赢”、“校区共训”三种方式,实现搬迁群众就业1869人,其中就近就业638人,劳务输出1231人,户均就业达1.9人,闯出了一条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生计不愁的新路子。一是实施“两区共建”。通过实施“产业园区+龙升社区”两区共建促就业模式,吸纳搬迁群众就业502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麻阳苗族自治县“两区共建”促融入促就业的经验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推广,2023年2月麻阳被列为全国易迁后扶工作现场会观摩点,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充分就业社区”。二是探索“园区共赢”。通过实施“橙香园区+龙升社区”园区共赢促增收模式,麻阳长河发展公司与龙升社区建立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每年帮助社区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与社区搬迁群众建立利益连接机制,每年帮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50人以上;与社区困难群众建立帮扶联系机制,每年慰问困难群众1-2次。三年来,共帮助社区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带动社区劳动力150余人就业,帮扶社区困难群众300余人、资金10万余元。三是推行“校区共训”。通过实施“培训学校+龙升社区”校区共训促技能提升模式,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带培训”,长期开展“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3期,培训搬迁群众1000余人次。芙蓉区总工会选派湖南颐而康技校到社区开展保健按摩师培训30人,成功就业28人,其中8栋2单元302室胡正友、24栋3单元401室谭宏茂,月薪8000余元,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
三、坚持文化传承,共创“快乐式”新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龙升社区依托文化资源禀赋,突出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通过打造感恩文化、创作文艺作品、举办文化活动,促进了社区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共创易地扶贫搬迁“快乐式”新生活,不断提升社区搬迁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一是打造感恩文化。聚焦感恩奋进主题,龙升社区建立了20余米文化墙、40余米文化长廊,设立文化宣传专栏,在1-7栋住房墙体悬挂固定标语、横幅,集中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文化振兴方针政策,深化搬迁群众对“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思想认识。二是创作文艺作品。支持龙升社区发展民族文化,创作民族歌曲,促进民族团结。社区搬迁群众先后创作了具有苗族文化特色的《搬迁乐》《龙升我的新家园》《龙升我的新生活》《美在龙升》《民族团结大振兴》等歌曲、民乐合奏曲10余首,通过文化聚情促进了搬迁群众“大融合”、民族大团结,不断提升了社区966户3742名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举办文化活动。聚焦民族传统节日,龙升社区先后举办了“瓜冬节”、冬季“村晚”、“千年花灯 幸福苗年”等大型群众性民俗活动,通过独具特色的旱龙舟、竹竿舞、打糍粑、写春联、吃瓜冬宴等方式庆祝苗年节的到来,活动被CCTV-4频道、中国新闻、央广网、湖南卫视频道、《湖南日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怀化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力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五个认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群众生活,焕发勃勃生机。
责编:卢嘉俊
一审:卢嘉俊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