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注册使用企业已超80家

  潇湘晨报   2025-07-29 07:32:38

近日,记者探访了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湘江实验室,见证了长沙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和成果。

将算力转化为水电般的基础服务

记者走进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看到“超晶体”和“硅立方”里的200P算力服务器集群在昼夜不停地运转。

人工智能包含数据、算力、算法、场景四大要素,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定位为全省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对外提供的200P算力,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关键要素,甚至可以说是基石般的存在。

200P算力相当于每秒进行20亿亿次计算,比“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算力高150倍。

作为湖南省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由长沙市政府与湖南湘江新区共建。模块一为华为“超晶体”,选华为全栈的AI基础软硬件解决方案构成。整个模块通过工厂预制模块化设计,共计34个集装箱拼搭而成,极大提高了核心模块的交付实施效率。集装箱从第一箱吊装到封顶仅用了10天。

模块二“硅立方”采用曙光为核心技术路线,采用融合型国产算力,可为客户提供裸金属、虚拟机和容器等多种资源类型,满足各类算法、大模型等人工智能业务需求。

在盛夏的烈日下,蓝光闪烁的“硅立方”看上去颇为清凉。事实上,在“硅立方”里的计算机部件温度一直保持在50℃,秘密在于“浸没式液冷”技术。

走进“硅立方”,只见处理器层层叠叠,在有限的面积里,摆放成一个三层高的立方体。这样设计一是为了节省空间,二是为了节约能源。

而“硅立方”中的计算机部件都泡在一种透明的液体中。这种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氟化液,具有高绝缘、低沸点的特点,能够在电子器件运行中有效地吸收并导出热量。

“通过浸没式液冷的降温方式,可以降低能耗30%。”长沙软件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劲舟向记者介绍。

通过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算力资源转化为如水、电一般的基础服务,赋能千行百业。

目前,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注册使用企业已超过80家,算力最高使用率超50%。2025年初,基于模块一,昇腾算力部署了DeepSeek政务知识库应用,为新区构建“AI”公务员,为政务工作提质增效。

“我们主要服务对象包括长沙市软件企业,AI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传统数智化转型企业等,主要服务的行业有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肖劲舟说。

算法赋能民生,智慧医疗不遥远

在尖山湖,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长沙研究院”)坐落于一片绿茵和田田荷叶之间。在这片自然诗意之间,聚集着全球顶尖人才团队,围绕先进计算、大数据、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和重大应用难题进行攻关。

在2025年中国算力平台与应用大会上,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北大长沙研究院、长沙尖山塔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了“全新SCOW算力平台系统”,这是国内首个实现“超算·智算·量子计算·云计算”四算融合的算力平台系统。这个诞生于长沙的算力平台系统,将高效支撑教学科研前沿探索,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掌握全栈式算力平台系统的国家之一。

北大长沙研究院科技开发部部长助理刘莎介绍:“超智算平台系统SCOW作为(2023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的项目,也同步支撑了教育部的高校智算融合共享平台的建设,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在全国21个省、市,超过60个单位达成了部署。”

北大长沙研究院自落户湖南湘江新区三年来,构建了1个智库和10个研究中心/实验室的创新体系,组建了一支高水平人才团队。研究院面向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自主研发了CAE计算引擎、超智算平台系统SCOW等在内的近20项软件产品,共建5家院企联合研发平台,孵化8家创新型企业。

算法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并非远不可及。比如,北大长沙研究院研发的项目“脑机接口——非侵入式癫痫辅诊系统”,通过算法自动精准识别脑电异常信号,帮助区分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而实现癫痫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全流程管理。项目的亮点之一,是在算法方面实现了全球领先甚至是最优的脑电异常信号识别精度和时空分辨率,对癫痫间期的棘波检测精度达99.8%。

在湘江实验室展厅,一项项创新产品在记者眼前构建了一幅未来生活的智慧图景。“湘江智脑”主动意念康复手套,可凭借脑电波控制手套,从而帮助康复。“湘江智伴”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精准拿起水果模型,放入篮中。

“湘江实验室围绕AI预训练大模型、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智能体、内脑智能、生物智能智造、元宇宙、低空经济、智慧能源等前沿赛道,系统推进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融合,率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模式。”湘江实验室产业化部部长李坚飞向记者介绍。

责编:万枝典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唐能

三审:文凤雏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